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安223001
一、现象——有序推进的教学需求
在教研组同题赛课的活动中,有两位老师上“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A是这样引导的: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呢?”随即出示一些四边形,让学生按边的位置的特点分类。展示分类标准和结果,揭示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然后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而B的课堂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框架,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教师让学生拉动手中的框架,产生了新的图形,老师把新的图形定格在投影上,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得出:这些图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但是四个角都不是直角,而且不对称了。老师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第一节课给人的感觉是点状思维方式导致行为割裂,而且层次不太清楚,因此在判断的环节学生说原因时还不大清楚。而第二节课进行关联研究,有序地引发学生观察并思考,让学生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过程,使结构清晰起来。
二、策略——有序推进的教学思路
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在课堂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数学教学的内在规律,有序展开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一些教学思路:
1.有序呈现,自然显现数学的内在联系
学生的思维是浅层的,他们很难将一些富含内在逻辑的东西整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力图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形象、有序地呈现,让学生自然地习得数学知识、把握数学规律。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呈现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然后用多媒体显示一个长方体,前面、上面、右面分别用不同颜色,使前面向其相对的面做平移运动,伴随悦耳的声音重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同样的方法演示上面和下面重合、右面和左面重合,从而得出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再显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其中的三组棱分别用不同的颜色,从每组四条棱里选出一条平移运动,让学生直观看到这条棱和其余的三条棱都能重合,长度相等,从而得出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样,运用多媒体把长方体这一抽象的特征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同时也把长方体中蕴含的规律有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有序思考,慢慢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
例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慢慢探寻数学的规律性。首先设疑:你们随便说一个数字,老师很快就能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听到这句话,学生有点不信,然后跃跃欲试。老师果然对答如流,而且把学生所说的数字板书在黑板上进行验算,千真万确。学生感到好奇,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个位上是3、6、9的数全部都能被3整除。有的学生立即举例说:不对,比如46、19就不能被3整除。教师接着提出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教师出示题目(如图),让学生填空,然后讨论: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经过交流,学生发现了原来是看各位上的数的和能不能被3整除。接下来让学生举例验证一下,没有反例,确定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自主探索出了数学的规律。
3.有序发散,分层显示数学的内在逻辑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重要的是改变已经习惯了的思维定向,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除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感性材料,还要善于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例如在学习了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教师安排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全班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每个组的桌子上放有1个不规则的石块、1盆水、1堆沙、1个长方体塑料盒、1把尺子等学具,要求每个组的同学想办法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学生明确要求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动手操作计算。当小组讨论完毕,每个小组请一名代表,开始全班交流。
有的学生说:把石块放入长方体塑料盒里,注满水,再拿出石块,空出的体积便是石块的体积。
还有的学生说:在长方体塑料盒里放满沙子,再把石块放进沙子里,多出来的沙子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
每个小组都报出了各自测量的石块的体积。
教师问:刚才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有道理,下面你们能不能从这些方法中选择一种你认为简便的方法来测量呢?各小组又开始分工测算,很快算出了结果。
这样,老师让学生带着有序发散的思维,引领着学生不断前行,数学的内在逻辑也层层展开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将数学思维的触觉伸向了更远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