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76000
【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脱水降颅压、抗病毒、退热、营养支持),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用药5天,并每日记录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热退时间、易惊消失时间、心率及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情进展至3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肺水肿、肺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儿童;重症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80-02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部分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易惊、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表现,危重症患者可并发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作为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根据以往卫生部发布的指南及临床经验,目前临床治疗以抗病毒、脱水降颅压、免疫支持等治疗为主,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1]提出重症病例可适当应用激素,但肾上腺皮质糖激素在重症及危重症手足口病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目前仍存在争议。乌司他丁因具有抗炎作用但无激素样副作用而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注意。该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乌司他丁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4年3月-8月于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120例,均符合手足口病重症(2期)的诊断标准[2]。该组120例重症患儿入院时均在第2期。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2.26±1.32岁。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原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见表1。
二、诊断及分期标准
依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临床诊断标准【2】:①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②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③实验室肠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或分离出肠道病毒可确诊。④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分期标准根据2011年卫生部颁布《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3]分期:1期:出疹期;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5期:恢复期。
三、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立即给予严密监护,观察1次/30min,连续用药观察5天。对照组常规使用利巴韦林10mg/(kg.d)、20%甘露醇5ml/(kg.次),Q4-Q6h应用、赖氨酸等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2KU/kg,加入0.9%氯化钠20ml,微量泵泵入1小时,qd,连用5天。
四、转归标准
①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提示恢复正常或较前改善;
②加重: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提示病情无好转;
五、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方差齐的资料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的资料运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一、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热程、易惊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高血压持续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乌司他丁对改善手足口病重症各种症状有明显疗效。
3.讨论
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儿,易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手足口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中,一直在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如:Arya[4]曾尝试用NIF-a干扰素治疗EV71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果表明,早期应用可逆转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也有研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MG)能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对EV71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一定的疗效,曾在1998年中国台湾EV71流行中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随着手足口病治疗的规范及提高,总体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重症患儿的死亡率仍然较高。2011-2012年全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1-2012年的年均罹患率为138.60/10万,重症率10.50‰,病死率0.29‰,重症病死率27.23‰.全国中,重症病死率以西南地区最高,为45.72‰.[5]。李锡太等统计,2010年北京市报告重症手足口病610例,其中死亡病例18例,重症病例病死率为2.95%[6],白科等报道危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保障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培坚.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56-2057.
[2]马小会.68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03:535-536.
[3]李献敏.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07:1507-1508.
[4]王俊珍.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10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5673.
[5]刘佳.快速康复外科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