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职高写作课堂“活”起来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3

试述职高写作课堂“活”起来的方法

李娟

李娟河南省信阳市第六职业高中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就是实现人本、文本与生活之本的统一,促进主体因素——学生生命实体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活的体验,以教师之情打动学生,打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走进丰富广阔的生活空间。文章通过剖析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心灵;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改变学习方式,尝试‘活’学;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尝试‘活’练”的教学策略,呼唤职高语文教师为语文注入“生机与活力”而努力。

【关键词】写作课堂“活”起来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169-02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职高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甚至“谈文色变”。写作课上经常看到学生绞尽脑汁的情形,即使勉强成文,也大多篇幅短小、言之无物。究其原因,可能是语文基础差,阅读和写作能力欠缺,不会观察、想象贫乏、思想肤浅、视野狭窄等,也就是患了典型的作文“贫血症”。面对令人担忧的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让职高语文教学“活”起来。

一、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很多职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普高化、陈旧化的,严重地疏离了职高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念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的失误,职高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对普高语文教学的借鉴都达到了“借用”的地步,体现不出职高语文教学的特色。陈旧的带有偏差的教学理念,疏离了职高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局面。

2.教学内容枯燥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职高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讲解一篇篇选文。其实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及增删、更换。”可见,语文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长期的局限于教教材,没有注入鲜活的教学因素,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语文课出现学生“集体昏睡”、“死气沉沉”的情形便不足为奇了。再者,教学活动单调。相对于普高生,职高学生素质要差一些,课堂纪律意识淡薄、行为习惯差。整个课堂都被教师的话语所霸占,学生形同虚设。这样,学生也就无法“介入自己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也就体验不到“语文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的意义”。

3.学生写作的现状

语涩词穷,内容空洞。学生畏惧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感到无话可写,甚至无从下笔;套话、空话连篇,缺乏真情。有些学生思想肤浅、视野狭窄,贪图省事,信手套用一些老掉牙的材料,毫无新意。像这些文章,只会让人感觉空话、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

二、“活”课堂的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心灵。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淡化普高情结,真正去了解作为中考失败者职高学生的特点及心理需要,缩短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距离,要勇于抛弃“权威”的意识,努力实现角色的转换,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中合作的伙伴,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教学才能切合学生实际,教师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积极反思曾经疏离学生生活的教学现状,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激活职高学生的心灵。

2.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

语文课堂资源无处不在,网络资源博大精深,包罗生活万象,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会源源不断地给课堂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善用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这样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3.改变学习方式,尝试“活”学。

职校学生曾流行这样的口头禅:“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毕业扔笔记。”可见学生学习方法的陈旧与单一。在网络资源丰厚的今天,我们职高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课本背景、熟悉人物生平、探究质疑课文、研究讨论问题等等。网上的语文资源便被有选择地充实到了现实的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不断丰满和完善,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而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可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倡导“活”练。

在了解职高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职高语文教学需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如训练学生写好汉字。因为职高学生字写得不好,会影响自身的形象,不利于求职。要开展读书看报活动,努力克服方言障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求职面试时自如地介绍自己。就如刘国正所说:“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

5.时代发展的要求

面向21世纪的“德洛尔报告”则更明确地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重大支柱。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被视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而职高语文学科恰恰是职高学生走向生活的基础学科,如何让职高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让职高学生更好地立足生活,立足社会,是我们职高语文教师的重任,更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职责。

三、“活”课堂的做法

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写、会写、乐写。在文本材料、背景素材、环境及师生的各种活动共同组合下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情境,自由开放的心理环境,互动对话的写作情境,使学生走向广阔的自由写作的天地。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想写、会写。

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首先是仿写句式。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生活,广积生活材料,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而这种有所限制的句式仿写形式,既能激发学生根据生活生发议论的灵感,又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很有帮助。其次是通过以点到面的途径引发联想。联想和想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写作能力的高低。患了作文“贫血症”的职高学生,阅读面窄,阅读能力差,无意观察、比较、分析自然与社会现象,不去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因此难以写出景物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思维停滞于幼稚层次,不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再次,加入想象,连词扩充成文段。在第二步我们自己能联想写出大串词句的基础上,把某一次联想写出的词句连缀成为文段。在连词成段的过程中,要学会事先确定写作的线索、重点、中心,考虑文段能否达到目的,这其实也就是训练学生的选材立意。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刻,由贫乏逐步走向丰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

2.避免空话、套话,学会创新作文,使学生能写、乐写。

存在第二种问题的学生并不是不会写作文,只是因为惰性或者是缺少创新精神。不仅社会需要创新,作文同样需要创新。一篇有新意的文章,自然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容易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遇到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教师在鼓励其多读好书,多留心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在写作技巧上加以指导。作文要创新,也就是指作文要写出新意,能够发前人之未发。这就要求材料要新鲜,避免老生常谈;构思要新颖,摒弃“八股”样式;语言要有个性,力戒众口一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打破思维樊笼,激励创新作文:①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人们习惯用定向思维来思考问题,看待事情。如果在作文中能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反弹琵琶,从相反的角度思考,打破常识常规,就是一次很好的创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对传统的观点进行否定,改变对其讽刺的人为的情感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逆向”须有“度”,不能走极端,要体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否则就会有不健康的思想。②结构应跌宕起伏,波澜迭起。《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方法主要有:设置悬念、运用抑扬、巧设伏笔、设计巧合、铺陈误会、着力突转等。③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富有个性化。文章要有新意,就要力求做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他的语言相一致,否则就会千篇一律,异口同声的现象,缺少真情实感。如若不一致,融合不在一起,语言这个东西可就不再是一个好东西了。一切的虚伪,一切的谎言,一切的华而不实的官样文章,都是从这种“过剩”的语言“功夫”中“锻炼”出来的..”④文题或开头要有新意。一个精心雕饰的“凤头”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开始就造成了“先声夺人”之势,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巧用古诗词名句能使文题有新意,如“问君哪得红楼意,中华文化蕴涵深”,这一句就是化用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一诗。这种灵活的化用,使文题简练雅致,既吸引了读者,又彰显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成功的尝试中积累信心,在快乐中只见作文之“易”,不见其“难”,自然能令学生快乐写作,写出佳作。缺乏活力的职高语文教学现状,注重实际应用的职高语文教学任务,应引起我们职高语文教师的反思,需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为职高语文注入“活水”,相信语文课定能开出“美”的花朵来,相信语文学科能恢复特有的青春与魅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镇西.追求“语文——生活——人格”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通讯,2005(5)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2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8冯增俊.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9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