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多媒体“化”化学之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借多媒体“化”化学之难

王先运

王先运

摘要:高中化学课难在理论的抽象,难在实验的复杂。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化解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教学;难点

作者简介:王先运,任教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我国的教育正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新课标”出台、“新理念”提出、“新教材”投入使用。在这全新的教学改革中,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学模式的理念。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抽象的、微观的或者是中学化学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演示转化成多媒体动画图像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接受理解,才是适合新的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本人亲身经历过了从粉笔加黑板到今天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代,也确实体验了多媒体应用在化学教学中的强大威力,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性、信息丰富性和环境开放性等优势,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就自己近年来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化学教学的难题,总结了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动力。在化学课中,若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及不同形式的元素周期表,使学生产生想进一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念头,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并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如在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这一节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的生产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突破重点,淡化难点

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靠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化学教学形象、直观,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增加生动感,又易于学生掌握,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破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如在化学必修2“化学键”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想象NaCl、HCl中化学键是如何形成的,但通过Flash动画,可将Na与Cl的得失电子、H与Cl形成共用电子对的微观过程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键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化学必修4“盐类的水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强碱弱酸盐CH3COONa的水解过程及溶液显碱性的原因难以理解,但是通过计算机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在盛有H2O的烧杯中加入CH3COONa后,可清楚的看到CH3COO-与H2O中H+结合,生成了CH3COOH和OH-的微观过程,形象、生动地将CH3COONa的水解过程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轻松直观地认识了盐类的水解过程,达到了突破重点、淡化难点的目的。

三、模拟实验,辅助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规律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但由于时间、观察条件、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实现或难以观察,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效果的结合能模拟实验的过程,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实验的效果。

1.模拟错误实验操作时使用

对于化学试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老师不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只能靠嘴巴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始终会半信半疑。如果通过计算机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以放慢动作将实验步骤分解,这样学生不仅将错误的原因弄清楚了,而且还知道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印象会很深刻。比如: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亲眼看见在制氧气实验时,先撤去酒精灯,则水槽中的水会倒吸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使得硫酸液滴四处飞溅。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错误操作及所带来的后果模拟出来,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2.模拟危险性实验时使用

化学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危险性(或有毒或爆炸)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课堂上难以演示。如化学必修1中氯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可能会造成严重污染,实验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学生就可观察到规范的实验操作,清晰的实验现象,既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又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污染。

3.模拟化学反应微观过程时使用

化学中任何化学变化都是微观粒子的破坏和重组或化学健的断裂和重建,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这些都是肉眼看不到的。化学试验虽能使学生观察到宏观的反应现象,但微观过程却不容易理解,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实验教学,就可让学生观察到宏观现象的同时直观的看到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例如在讲原电池的原理时(以稀硫酸为电解液的铜—锌原电池为例),演示实验只能观察到宏观的演示效果,铜片上有气体的逸出、锌片不断的被腐蚀,却不能观察到电子及溶液中微粒的移动方向。若应用多媒体模拟试验,学生观察到宏观现象的同时,还能直观的看到电子从锌极流向铜极,溶液中的SO42-向锌极移动,H+向铜极移动,将这些不可见的变化及规律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理解电流的方向,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起到了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降低思维难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模拟化学反应速率过慢或过快的实验时使用

有些化学反应速率慢,由于受时间限制,难于将实验搬进课堂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如果借助手段,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如铁生锈实验所需时间要十天左右,可采用电视录像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再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将实验过程中出现有明显现象变化的点剪辑出来,就可在课堂上用较短的时间放映铁生锈的过程,这样,既节省了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时间,又让学生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有些实验的现象持续时间短,学生往往观察不到位,这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可控性进行画面的回放、慢放、暂停等操作,使学生能更充分地观察体会现象。

5.模拟对比实验时使用

有些实验操作或现象需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得出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条理化。但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设计好的实验对比演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高中化学必修2中的“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时,可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氟气、氯气、溴、碘分别与氢气化合的实验以及碱金属元素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它们在反应条件和现象上的差别,从而比较出它们得失点子能力的强弱规律,得出氟、氯、溴、碘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当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实验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决不能取代常规的化学实验。

总的说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将复杂、枯燥的化学课变成轻松自然和谐流畅的化学课,而且帮化学教师解决了教化学之难,还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化解”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难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2]唐晓明.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刘春芳.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2004(2).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725000

ApplyingMultimediato“Solve”DifficultiesinChemistryTeaching

WANGXianyun

Abstract:Seniorhighschoolchemistryteachinghasdifficultiesinabstracttheoryandcomplicatedexperiments.Applyingmultimediateachingcansolvesomedifficultiesinchemistryteaching,thustoimproveseniorhighschoolchemistryteachingeffect.

Keywords:multimedia;chemistryteaching;difficul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