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侯占亭

侯占亭(大名县埝头乡大龙小学河北大名056900)

1.尊重学生的意味着能姑息学生的错误吗

课中,执教者让学生例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1平方米,可对于学生例举的“自已的课桌是1平方米”、“黑板的面积2平方米”等明显失误的说法,却似是而非地说“差不多吧”、“大概是吧”。当笔者问及对学生明显失误的回答为什么不敢作大胆、鲜明的否定,而仅作含糊不清的评价时,执教者认为,新课程十分强调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探索体验,果断否定学生的回答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而笔者认为,数学毕竟是客观世界形与数的真实、科学反映。数学学习本身就是学生在否定与肯定的矛盾内化中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充满着质疑与批判、否定与创新。学生只有在正确与错误的相互比较、碰撞中,才能接纳他人的批判,深刻识错、纠错,使自身获得提升、发展。而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探索体验,一味地迁就、姑息学生的明显失误,只能使学生混淆是非,模糊认识,同时助长个人主义,无法正确对待挫折、困难、失误,形成大度汲取、接纳他人批评、建议的个性品质。因此,评价学生有明显失误的探索活动成果时,教师应有正确的心态,不但要讲究教学民主,宽容学生的一时失误,而且应在照顾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大方、体面地对学生说“不”,鲜明地表明教师的权威观点,努力让学生在自我修正错误中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构。如上例中,学生把课桌说成1平方米时,教师可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反思纠错:试用1米长的尺子围一围你的课桌,老师相信你会作出重新判断的。从而让学生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实践反思,主动修正错误,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同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批判的精神,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

2.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意味着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吗

课中,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执教者大胆放手,直接写出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这些面积单位表示的意义。结果学生折腾了近十分钟仍一筹莫展,毫无所获,最后教师只好亲自讲解草率收场。当笔者对这一教学设计提出质疑时,执教者振振有词地说:“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不是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吗?教师如果对学生学习给予指导,那就干预了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探索味就不浓了。为了体现自主探索学生学习观,我只好放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了。”而笔者认为,诚然,过多、过早的不恰当的教师指导势必会冲淡数学问题的探索价值,进而束缚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但教学毕竟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学生的有效学习总是离不开教师的“教”,更少不了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拔与指导。在这一教例中,针对学生首次接触的抽象的面积单位,教师既不让学生自学教材,也不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而是一放了之,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学生不知所措而使探索卡壳、失控、自流,背离了自主探索学习的初衷。因此,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识背景,精心设计、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并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激励,甚至是必要的铺垫和示范,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减少随意与盲目,增强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就上述教例中的1平方厘米教学而言,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如下探索学习活动:①看书自学,思考1平方厘米是怎样定的?②组织学生通过摸、画、比、想等活动,建立、强化1平方厘米的表象。③用1平方厘米去度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参与数学活动的建构。总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并不意味着教师要让出“平等的首席”,更不是要教师退出教学的舞台,放弃指导,成为旁观者,否则学生的自主就异化成自流而难以收到实效了。

3.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是给予大度表扬吗

课未,执教者让学生制作6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学具,对学生反馈出的各种制作方法,,教师无论优与劣,都一一给予大度地认可、表扬。“棒!棒!你最棒!”的学生喝彩声,“你的方法真是好极了”的教师赞许声不绝于耳,课堂也因此多了几分的热闹与喧嚣。当与执教者探讨“用这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恰当?”时,执教者认为,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多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学生的表扬不要吝惜,应多给予大度地肯定,这样才能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而笔者认为,首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是激励者,更是启思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仅停留于表面上的欣赏、认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应是组织学生思考、体验:“他的方法棒在哪里?”“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会在比较中择优,交流中欣赏,合作中分享,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养成不随意附和他人意见,能有理有据评价他人活动的个性品质,实现学生在互动中生成、提高的效果。其次,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尽管应充分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漫天吹棒学生。本教例中,对于学生一般甚至不够好的回答,教师仍夸大其词,表扬学生“你最棒”、“好极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愉悦情感。事实上,过分夸张的表扬,只会模糊学生的评价眼光,使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良莠不分,真假难辨,束缚自身评价能力的发展,而且使教师、同伴的表扬变得廉价、苍白无力,助长学生违心迎合他人的心理倾向,这是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慎重对待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当,让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清醒地识别真伪,发现不足,感受差异,促进反思,进而在评价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总之,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统一体。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为盲目迎合学生,而淡化、贬低甚至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学置于在教师的“导”下,学生的学才能更加有效,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