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056200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应用问题
1、每一章的序言,都编排了一个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引入该章的知识内容,以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
如在第三章《数列》以趣味话题“国王对国际象棋棋盘发明者奖励的麦粒数”的计算作为章头序言,激发了学习欲望,增加了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以实际例子引入课题。
高中数学的十章内容中,分别就概念引入、实例说明、数学表示等方面有三十一处都恰当地运用了实际问题和具体情境。如用“不同重量信件的邮资问题”表示分段函数,用功和位移的关系引入向量数量积的概念等。实例引入增强了问题的实际背景,为顺利解决问题作了铺垫。
3、例题中的应用问题。
新教材的十章内容中共有41道例题是涉及数学应用的,占例题总数的14.6%,它们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难易适中,示范性强。
4、练习、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应用问题的分量。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其中练习题有45题,占总数的12.4%;习题有105题,占总数的18.15%;复习题有50题,占总数的14.91%。分别涉及增长率、行程问题、物理、化学、生物问题、储蓄等各个方面,量大面宽,情景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自主实践性于一体。
5、阅读材料。
问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扩大学生阅读面的阅读材料,新教材中共安排了15个,其中:
(1)历史故事方面的,如第二章《函数》的“对数和指数发展简史”、第五章《平面向量》中的“人们早期是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的”。
(2)介绍数学应用方面,如第八章《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应用》、第十章《抽签有先后,对各人公平吗》。
(3)扩充知识方面,有第五章《平面向量》中的“向量的三种类型”等。
6、新增了“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
新教材安排了三次实习作业:一是“函数关系的实习作业”,让学生调查研究附近商店、工厂、学校潜在的函数问题;二是利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的距离、方向问题;三是“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研究性课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新教材分别在第三、五、七、九章中安排了四个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让学生动手操作,选择优化方案,归纳概括,恰当建模,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实践
1、重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思想的渗透与训练。
具体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审题。
(2)建模。
(3)求解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结论。
(4)还原:将得到的结论,根据实际意义适当增删,还原为实际问题。
例:某城市现有人口总数100万人,如果年自然增长率为1.2%,写出该城市人口总数y(人)与年份x(年)的函数关系式。
这是一道人口增长率问题,教学时为帮助学生审题,我在指导学生阅读题时,提出了以下要求:
——粗读:题目中涉及到哪些关键语句、哪些有用信息?解释“年自然增长率”的词义,指出城市现有人口、年份、增长率、城市变化后的人口数等关键量。
——细想:问题中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存在怎样的关系?
——建模:启发学生分析这道题与学过的、见过的哪些问题有联系?它们是如何解决的?对此有何帮助?
学生讨论后,从特殊的1年、2年……抽象归纳,寻找规律,探讨x年的城市总人口问题:y=100(1+1.2%)x。
2、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
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在应用问题的教学中,及时结合所学章节,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掌握熟悉的实际原型,发挥“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可顺利解决数学建模的困难。如将高中的应用题归为:
(1)增长率(或减少率)问题。(2)行程问题。(3)合力的问题。(4)排列组合问题。(5)最值问题。(6)概率问题。
这样,学生遇到应用问题时,针对问题情境,就可以通过类比寻找记忆中与题目相类似的实际事件,利用联想,建立数学模型。
3、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法。
(1)章头序言,指导阅读,留下悬念。
(2)重视例题的示范作用。
(3)指导练习,巩固方法。
(4)课外阅读,补充提高。
(5)实习作业,重视实际操作与团结协作。
(6)研究性课题,重视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