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霞宁夏石嘴山西北机械技师学院753000
摘要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这对自己的教学教法、教学技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此教学手段的利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我体会着实很深。
关键词多媒体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
一、结合学生实践基础认真组织理论教学突出中职特色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他们不但要会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我院大专学生大多是经对口招生而来的,中技三年的学习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多数学生的实践是停留在一定的感性认识上,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此培养目标,按照中职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我院学生实践基础认真组织理论教学,突出中职特色。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把实习中学生见过的仪器,使用的测量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体现在课堂上,形象直观、情境丰富。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如何实习操作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绩效。
二、合理选择多媒体方式设计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教学内容内在的联系以及相应的背景。明确此目的后,我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选择不是随意地凑合,而是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去选择。
在讲到第三章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典型示例及其公差带特征时,我选择了投影的方式。此教学信息量较大,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制作幻灯片投影到屏幕上。通过导入一个图样标注事例引出此公差带的形状、定义、位置等内容,即通过投影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诠释,创造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而在讲位置公差中的位置度时考虑到部分学生看图识图较困难,若只用多媒体投影,学生对于其公差带的形状总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空间概念,此时若用教具配合投影,则简单直观,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地多。所以我选择了教具配合投影的方式,使教具与多媒体配合运用,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不管采用何种手段,教学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思路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对教师的执教所起的作用,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所以在上课之前,我首先认真地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同时在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法”上我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围绕"教案"进行的陈旧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根据我院中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技术,仔细考虑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如何指引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设计好讲授要点、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这些内容起初在头脑中混乱无序,在授课前我深入思考,对它们进行整合,使之清晰化,条理化,深刻化。写出每堂课的详细教案,在授课前做到胸有成竹。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参与程度
多媒体教学并没有降低教师的作用,只是改变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不能忽略自己主导地位,变成机器的演示者,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计算机,演示多媒体课件,则教师教学艺术魅力的展示势必将受到制约与束缚。同时学生接受演示所提供的多种媒体信息时,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虽有助于发展其直观感受的形象思维,但不利于发展其深入思考与全面把握能力。此时作为一名教师,我审慎地计划和组织每一堂课,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作出反应和反馈。在教学实践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我经常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中,我发现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现自我、展示才干和锻炼胆识的热忱。
五、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艺术是无止境的。授课前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思路,编制多媒体课件,在每一次的授课后我都会发现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收获。同时我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便于改变自己的讲课方法和讲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等。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了解学生对讲课内容的接受情况与学生能力状况,从而实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有助于自己了解自身的多媒体教学是否有效,这对于下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修改教学方案有极大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我采用教案记录下来,留待以后作进一步思考、完善。从而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锤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总结多媒体教学的利弊传统教学过程不可丢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应该“一刀切”“一哄而上”。如第二章对于孔轴最大间隙(过盈)、最小间隙(过盈)、配合公差的计算和第五章关于确定验收极限等,用屏幕显示具体计算过程及某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显得相当机械、呆板。如果只用计算机来“代劳”教师的板书,教师编制的课件实际上是“黑板翻版”型课件,固然可省下原来的板书时间而使教学节奏加快,但学生看不到教师作图解题的示范,难以理解与消化教师讲题的过程,不得不囫囵吞枣,尤其是上课补充的知识点或例题,学生有时上课来不及抄录,课后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学效果很受影响。所以此部分我采用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科技在不断地发展,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多媒体教学顺应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向前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表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知识修养、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编制适合学生的教学课件,采用何种多媒体演示手段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深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和切入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吕文升方天培《现代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4】杨昌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