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儿童故事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儿童故事能力的培养

卢连青

卢连青广西梧州商贸学校543000

摘要:“讲故事”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需要专业技能全面的幼儿教师。作为幼师生,讲故事是一项必备的、最基本的从教技能,而幼师生讲故事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其在校期间的系统训练。

关键词:幼师生讲故事能力培养

一、“讲故事”能力是幼师生必备的专业素质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听话和说话是幼儿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三门课程(听话和说话、阅读和写作、幼儿文学)之一,听话和说话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讲故事”训练是听话和说话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其训练目标为:了解讲故事的要求;掌握并熟练运用讲故事的技巧;能够流利生动地讲故事。幼师的“讲故事”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从提高幼师生的从教技能、专业化程度的角度来看,在幼师语文口语教学中进行系统、行之有效的讲故事训练,在丰富幼儿语言方面比其他形式更有优势。

教育部所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也提出了以下目标:一是会倾听,能理解日常用语;二是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三是乐意与人交往,讲话礼貌;四是喜欢看图书、听故事。即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可划定为三方面:倾听、表达、欣赏文学作品。幼儿故事不仅蕴含各种知识,而且语言较为规范。好的故事,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认识生活,发展思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由于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活泼,容易感知和吸收,因此,讲故事是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很好形式。会讲故事是幼儿教育职业的要求,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

二、讲儿童故事前的准备

1.儿童故事的选材

讲故事之前,要选择适当的故事内容。儿童故事的内容一定要具有教育意义和激励意义,一定要鲜明,主题一定要突出,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情节一定要简明生动,人物关系一定要简单明了,一定要有正派和反派鲜明的对比,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要反映现实的生活,比如说《小猴子掰玉米》、《狼来了》、《三只小猪》等等。

2.儿童故事的教具

讲儿童故事的活动中,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段的教具,还要学会恰当运用教具,比如说图片、无声视频、木偶、音乐等等,这些都能够引发儿童的兴趣、发散儿童的思维。同时,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儿童理解故事所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丰富哲理,还能够帮助儿童较快地适应故事的情节,被情节所感染,加深对故事的记忆和印象。教具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用具,非常必要。

三、如何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1.整体感知,注重故事理论教学

讲儿童故事看似简单,但不是任何人通过简单的模仿都可以胜任的,其中的技巧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为此,我们应该加大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加开儿童文学、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系统讲授,让学生对儿童故事以及相关领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如:怎样处理搜集来的素材?怎样进行故事角色分配?怎样掌握讲儿童故事的语气?怎样熟练讲故事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可通过朗读,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这一环节能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熟记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这一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故事有了感性的认识。

2.合理运用讲故事技巧,练习讲故事

整体感知故事后,教师要让学生练习讲故事。讲故事需要运用技巧,但技巧的运用要因人而异,要根据故事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作品不同的读者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会运用不同的技巧进行不同的处理。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结合自身的实际,对故事进行加工处理,按照自己的方式试着讲述故事。同时,要将自己把握不准或难以处理的部分标注下来,注意观察其他同学讲故事的技巧,以便在下一环节中有针对性地补充修改自己的不足。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自主练习后,可通过个别学生练习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3.有针对性地指导,再讲故事

讲故事是要技巧的,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做到把人物形象、事件过程和环境氛围立体地呈现出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人受到感染,收到良好的效果。幼儿教师讲故事更是如此,因为,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在讲故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技巧:第一,处理好开头。故事开头要有吸引力,能引起幼儿的倾听欲望。第二,处理好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叙述语言侧重客观性,人物语言更侧重故事人物的“角色”感。第三,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不同的眼神、姿势、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和特殊话语的声音模拟,可以使人物性格突出,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教师在这一环节要结合学生自主训练的情况,运用讲故事的技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生动有趣地讲述故事,进而达到吸引幼儿、感染幼儿、获取知识的教学目的。教师可通过片段指导、整篇指导、对话指导等方式进行指导。但是,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故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进行指导。例如,在《小兔子乖乖》中注意模仿狼的声音;在《灰姑娘》中注意叙述语言的表达,运用相应的语气、语调、节奏等表现讲故事者的情感、态度;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体验到同情;在《三只蝴蝶》中体验到朋友的同甘共苦。

4.复习巩固,熟练讲故事

曾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在学习后及时复习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讲故事训练也一样,教师指导后应及时安排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悉故事,把握人物特征,熟练掌握讲故事的技能技巧,对故事进行再创作。

四、拓展课外知识,走进生活,丰富学习内容

为了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达到课内外相结合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些权威性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自学;利用互联网下载相关信息,选择一些经典的范例让学生背诵……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上的不足。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故事素材,如社区的帮扶、福利院的义务劳动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课等等。故事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走进生活才能更好地演绎、阐述、感悟故事中丰富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小朋友。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提高,能够使我们有效地实现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幼教师资培养目标,缩短毕业生上岗的适应期,增强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柏生讲故事36计[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2]于涌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苑望幼儿教师口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谢安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丁祖荫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