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生本课堂,创新语文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3

创造生本课堂,创新语文教育

张德有

张德有

摘要:本文根据在杜郎口中学在学习体会,结合以往多年传统的九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语文课堂上力求摸索创新,这种创新是经验型的,尝试型的,即少谈理论支撑,也没有系统模式,演奏的只是为了摆脱传统的、师为主生为辅的、让教师从“满堂灌”的教学习惯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教育教学的“小插曲”。本文主要从课堂分组、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指导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所谈观点理论性虽不够高,但实践性强,虽是“点滴”思考,但实用易操作。虽改革根基薄弱,但力争突出语文个性。本文的探讨缺陷是明显的,但坚持能变常新的硬道理。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高效

一、课堂改革背景

1.课堂改革压力重重。课堂改革的压力是长谈无新的话题。有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学校压力、家庭压力等。这种压力从生活渗透到教学,从经济蔓延到人事,没有教学成绩立马下岗,可是好的成绩来源于创新,来源于改革。因此有人戏称教育教学如今已经不是“三座大山”,而是“三三座大山”了,轻易颠覆课堂教育教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自己“颠覆”。因循守旧,又只能是死路一条。

2.教师“资本”不足阻碍着课堂改革。多年从事毕业班语文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应试,激情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成绩也是忽冷忽热。有勤劳、汗水的结晶,也有如履薄冰的寒酸,真可谓是高处不胜寒。如不改革课堂,只会遭到淘汰,如果力挺教学改革,又会多一份畏惧,多一份踌躇,担心“资本”不够。不如还是做好自己的九年级教师,传统教学的丰富经验,对传统教学的优缺点是了如指掌,笔者的看家本领就这么点。殊不知也正是因为所谓的“老”,便无形地阻碍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束缚着自己创优创新的开拓。

3.严峻形势需要课堂改革。当前,传统的教学思想日渐僵化,创新能力不断下降,特别是许多传统教学中的老教师,不客气地说都是在吃往年“老本”,教育教学成绩每况愈下,尽管有些教师想力挽狂澜,在新旧两种教学模式中力保一席之地,但也是黔驴技穷,无济于事。说好听一点,别人称他们是把“关”教师,其实是传统教育教学的“牺牲品”。因此,探索新课堂,汲取新的能量,开创新的教育教学天地,需要践行了。

二、尝试课堂改革的支点是树立“生本教育”的理念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践者,不是教学理论工作的研究者、更不是教学工作的“指挥家”。空洞的理论,眼花缭乱的形式主义只会对课堂有害当前许多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并没有摆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还是以师为上,生为下进行教学,新课程提倡的“生为主,师为辅”的“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式模式还远没有真正走进课堂。教育教学理论还未真正着陆学校课堂教学。可以说理论还远没有和实际相结合。这些课堂总感觉或者在作秀,看似热闹;或者是“东施效颦”,走形式主义路线。最多也只能是“打打擦边球”美其名曰抛砖引玉。

笔者有幸于去年参观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发现无论是课堂组织、探究、合作,还是课堂地位、主动性、参与性等都真实地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自主探究”,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正像杜郎口展示课宣传标语所写: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笔者自己的学习总结是:教师找不着,学生满“堂”跑;黑板人人有,展示处处留;互动交流强,师生忙似玩。学生的个性、竞争意识、批判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们的指导思想真正做到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他们的“三三六”或“10+35”课堂模式真正赋予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课改精神,它的精髓就是颠覆了传统课堂。难怪有网名这样点评:当中国的基础教育都能够像杜郎口中学一样,让学生主动学习,知道怎么去学习,学习什么东西的时候。当千千万万名中小学生都是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升入大学的时候,中国的“一流大学”就应该出现了。杜郎口中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的中国教育,更在于未来。

三、尝试新理念,打造活力新课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校在归途中组织全体教师交流学习体会,大家都畅所欲言,其中导游张国庆的几句话当时点醒了笔者。他说:“参观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后回校就想大刀阔斧,大干一场,那是心血来潮,狂妄之举。最好的办法是学着尝试,利用晚自学时间设法尝试改变一下课堂,边改边观察,用邓爷爷的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话虽幽默点,但我觉得实用可行,然后我想,从什么地方先下手呢?回来后,我做了以下尝试:

1.分组、讨论合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往的教学中,许多分组形式都是好形式微效果,分组并没有真正起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目的。课堂分组讨论是一种互动学习的好方法,但由于课堂容量的限制,使分组讨论形式、时长都不能充分得到落实,导致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效能低微。归结起来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分组的方法如何做到科学合理;讨论方式和时长如何合理;讨论的场气如何把握;讨论的内容如何落实;讨论的效果如何评估。以上几个方面做好的基础是如何做到科学分组。据此,我以“先乱后理”的指导思想,采用“边走边瞧”的方法,从现象中去寻找分组灵感:先自由组合,然后听他们说些什么,看他们做些什么,观察分组时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分组时的学生性格爱好、性别、成绩、情趣、地位等因素都是他们自由组合的依据。出现成绩好的、强势群体同学在一起,成绩差的、弱势群体在一起。男同学和女同学泾渭分明。这样肯定不利于班级成绩的整体进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对学习杜郎口分组合作学习的若干思考》中谈到分组合作学习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帮扶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有利于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我们班正好48人,按照杜郎口的分组方法,每组6人为效果最佳,我思考后做了这样安排:先选出8个语文成绩优异的种子选手,作为各语文组学习标兵。然后把剩下的36人根据语文成绩的不同层次分成5个梯队,每梯队8人,然后由各组的种子选手分别到各梯队抓阄确定本组一名学生名单。给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竞争氛围。

示意图: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

种子选手种子选手种子选手种子选手种子选手种子选手种子选手种子选手

第一梯队1人第一梯队1人第一梯队1人第一梯队1人第一梯队1人第一梯队1人第一梯队1人第一梯队1人

第二梯队1人第二梯队1人第二梯队1人第二梯队1人第二梯队1人第二梯队1人第二梯队1人第二梯队1人

第三梯队1人第三梯队1人第三梯队1人第三梯队1人第三梯队1人第三梯队1人第三梯队1人第三梯队1人

第四梯队1人第四梯队1人第四梯队1人第四梯队1人第四梯队1人第四梯队1人第四梯队1人第四梯队1人

第五梯队1人第五梯队1人第五梯队1人第五梯队1人第五梯队1人第五梯队1人第五梯队1人第五梯队1人

共6人共6人共6人共6人共6人共6人共6人共6人

分组效果非常明显:第一,达到成绩基本均等,竞争实力相当。营造了一个公平的学习竞争环境,讨论回答积极活跃。第二,真正改变了教学的主客体,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

2.阅读集集体智慧、寻找最合理的互动模式。有校长作出总结,教学成绩好的教师,一种是靠高压手段,一种是靠个人魅力。无路是高压还是魅力,都没有改变“师为主,生为辅”的学习地位。把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是课改目标。毕竟六个人的思维肯定强于一个人的脑袋,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如何在阅

读中集集体智慧,那就是将个人的行为改为集体的行为,把个人的成果视为集体的成果。

对比项目传统阅读方法新的阅读方法

阅读人数个人阅读小组合作阅读

阅读方式师教兵兵教兵、师教兵

阅读答案个人作答集体形成答案

提问对象针对个人提问针对集体中产生的代表提问

阅读检查针对个人答题情况检查针对小组成员答题检查、捉一罚十

阅读表扬、批评针对个人答题情况表扬或批评小组集体答题情况表扬或批评

过程中,要力挺师教兵,兵教兵会战略,禁止学生假机聊天、说笑。特别要防止优生采取“自顾自”战略,做好答案后让后进生抄。如此,学生的成绩只能退步,所以,学生集体阅读的时候,教师要不间断巡视,尤其是对平时上课精神不集中的同学要特别关注。要故意停下来,侧耳听听他们说些什么,感觉一下,他们是不是在讨论与课堂阅读无关的事情。一节课下来,肯定筋疲力尽,两腿疲劳。其实这样的课比以往自导自演的课堂还要累。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同学们的阅读情绪比以往还真有改变,不仅优中生投入积极,连后进生也能夸夸其谈,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样,无形中还为我减轻了一项课堂专管暂差生的负担:难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集体的力量更是惊人。于是笔者更懂得了“尝试”二字的深刻含义。

3.作文交流动起来、突出模仿增才干。作文作文,不是做作的文章,它需要素材,这也正是当前中学生怕写作文的病根,一提到写作文,回答你的都是一句话“没东西可写”。如果老师要“霸王硬上弓”,不是无病呻吟,就是瞎拜,事是假的,假得近乎荒唐,情是空的,空得令人觉得虚伪。如为了让自己的作文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可以让爷爷“意外身亡”,“父母离婚,家庭破裂”,“兄弟走上不归路”等等满纸荒唐,喜怒哀乐可谓“精彩纷呈”。其实,学生还需培养发现素材的能力,很多同学,身边的事不知道写,身边的人难以铭记。没有情感碰撞的火花和落脚点,更没有情感纠结意识。所以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如何给学生“送货”。让学生去关心、发现生活中的人,生活中的事和生活中的美。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自主发展过程。根据这样的理念,我没有让学生接受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把教学舞台真正让给了学生,现在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展示,班内交流。

笔者一改传统批改模式,让学生完成作文后,亲自把自己的作文在教室四周张贴起来(不留姓名),然后全班学生根据笔者设计好的表格,可以在教室自由走动品读习作,也可以自由在张贴的稿纸上点评,可以互相交流品读时的感受,观点。我对学生作文要求表格如下:

评价指标评价记录

精彩环境描写摘抄

精彩情节设计概述

精彩细节描写摘抄(行动、心理、语言、神态)

抒情、议论点评

精彩开头点评

精彩结尾点评

版面整洁点评

第二阶段,引进优秀作文,班内交流。引进方式我主要分为两条途径:第一,社会生活途径。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写作题材。引进社会题材朝“真”,“我”两个字出发,体现生活中的小事,围绕学校的事,家庭的事,同学朋友的事,深入生活,寻找记忆和发现,如有一次,我布置全班同学拿5元钱到街上小摊点买2元钱的东西,故意忘了找钱就走开去,然后观察摊主的反应。回教室后,把它记下来。结果同学们兴致极高,反应各一,写作热情空前高涨。第二,书本途径。我经常在班级举行抄作文比赛,看谁抄的作文字迹清楚,又快又美观。然后署上实名,张贴在教室里,在作文课上全班同学自由品读,学习,好的作文送上一个“★”。谁的作文得到“★”最多。谁的文章最精彩,推荐价值就最高。评价标准和自我展示的作品的要求相似。一次活动下来,同学很辛苦,但很投入,但很快乐。

第三阶段,集体作文,班内交流。一年以来,我尝试作文不要一个人写,而是小组写。全班只写八篇作文,一个小组一篇。大致步骤如下:布置题目——小组讨论导语确定写作方向——小组讨论素材的来源——小组讨论素材的情节构思——小组讨论写作表现手法——小组形成文章(一人执笔)——小组统一修改补充——班内各小组交流学习、品读。

效果如何?笔者不敢多说,因为笔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处在不断的尝试中,成功与否只能等到中考成绩放榜才能证实。在此我想用我们班上学生在新作文课堂的体会来总结一下:

有同学说:“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上作文课,我想应该会有效果的。”有同学说:“以前我觉得自己的作文还不错,但是看了别人的作文后,觉得狗屁都不是。”有同学说:“这种形式上作文课,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交流,应该是有帮助的。”有同学说:“这样,我们可写的东西多了,就不怕写作文了。”有同学说:“老师,这样上课你就不用花时间去管差生了,你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经常在课堂上“发火”了。”

记得笔者推行新课堂三周后的一次阶段测试中,语文成绩三项指标(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统计一下子跃居年级首位。现在笔者不敢说课堂改革如何高效,但至少同学们喜欢学习语文了,这就是教育的希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以实践为准绳,循序推进课堂模式转变

实践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理论起决定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不能因此而轻视理论,导致唯实践主义④。我的课堂改革只是一种尝试,摸索,只是为了摆脱传统,有所创新。既没有所谓的理论支撑,又没有什么经验借鉴,更没有什么体系。可以说是一个“个案”,将来“路”会怎样,到底能走多远、心中没底。另外,在应试教育还占主要地位的教育现状中,让课堂本质上变样,绝对是孤掌难鸣,毕竟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仍还需要胆量,教育课堂改革的氛围形成仍需前赴后继的努力,想“一夜变天”,恐怕难成气候。因为这种改革缺乏家庭、社会、和教育机构的基础,必然步履艰难,寸步难行。另外,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门学问,有自己的规律,逻辑。我们唯有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不停探究才真正符合实事求是的事物观。打造特色课堂模式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