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美丽乡村”这个概念以来,保护传统村落便成为乡村建设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由于缺乏原则性指导、村民保护意识薄弱等因素,让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传统村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修复的建筑装饰大多给人以“陌生感”和“突兀感”,缺少其原本“韵味”。因此,基于对保护传统建筑装饰重要性的分析,对我国传统村落中建筑装饰进行了研究,实地调研湖北荆门大泉村、江西吉安渼陂古村等村落,证实了目前传统建筑装饰保护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并提出了“要适度管控、要重复修复、要立档管理”的传统村落中建筑装饰保护“三要”原则。
【关键词】传统村落;建筑装饰;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4-0153-02
1.我国传统村落中建筑装饰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质的飞跃。反观乡村,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据统计,自然村落正以每天近100个的速度消失,其中就包括很多传统村落。截至2014年底,国家共公布了三批传统村落国家名录,总计2555个村落。
令人忧虑的是,真正意义上具有传统风貌的村落几近“灭绝”,村落中那些依旧维持民族传统的建筑更是少之又少。以湖北荆门大泉村为例,村中仅有作为重点文物的建筑“大瓦屋”保存较为完整,建筑装饰物在未进行有效保护的情况下而不断损毁,在实地调研期间,发现有村民出售从古建筑物中拆卸和已被舍弃的建筑装饰物的现象,因此造成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破坏。以江西吉安渼陂古村为例,其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共有367栋,实地调研发现,古建筑因火烧、失窃等因素造成的建筑装饰物损失较为严重,一些新补的装饰物、建筑结构等都未能达到效修复原貌的目的。
学者高阳曾指出:“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风格、装饰特点上都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1]目前,我国部分村落保护项目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并未真正挖掘和保护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最终导致修复传统村落风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2.保护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统村落正是这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的严峻形势出台了多项政策方针,体现了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这项“工程”的重视。早在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强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基本原则和任务;于2014年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旨在对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提出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举措。
一组组建筑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一组建筑都由建筑装饰物点缀而成,因此我认为,要保护好传统村落,保护好其中的建筑装饰就十分重要。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恰如其分的融入在中华文化中,对建筑装饰而言,既是形象的具体美化,也是精神的外在体现。各地域不同装饰技艺的运用,在不破坏本身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传递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基本特征是其功能与审美具有统一性,它们都是建筑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发挥着重要的装饰作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具有伦理性,中华文化中“三纲五常”、“天地祖宗”等伦理观念在建筑装饰上有很明显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具有寓意性,祥禽瑞兽、奇花异草等经常被用作装饰素材,以传达纳福迎祥、驱邪避祸的期盼,此外一些具有“谐音”的创作手法也具有美好寓意。例如,“平(瓶)升(生)三级(戟)”、“五福(蝠)临门”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具有教育性,雕刻、壁画描绘的场景通常是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程门立雪”等,利用艺术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们的同时,也有助于个人价值观的提升。
3.提出保护传统村落中建筑装饰的“三要”原则
毋容置疑,传统村落中建筑装饰的保护是保护传统村落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子工程”。如今我国在保护传统村落方面并非没有先例,但在大多情况下,并不能真正解决传统村落中建筑装饰被破坏等具体问题。在传统村落建筑中的建筑装饰物基本都具有文化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因此也属于“文物”的范畴。为了更好实现建筑装饰的保护,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三要”原则:
(1)要适度管控
在现有国情下,建筑装饰类的文物保护还需以“政府引导,专家规划,公众参与”的模式进行。传统建筑装饰专家“把脉问诊”,为了监督好这个过程,掌控好整个工程的运行大方向,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适度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护传统村落中,村民参与也非常必要,因此这里提出的是政府要“适度”管控。
(2)要重复修复
我认为,文物修复工作不能“一板子打死”,需要不断修正修复结果,即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建筑装饰文物的初次修复后,能够在不损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拆除或修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尽可能恢复传统建筑的原貌。
(3)要立档管理
文物保护和修复既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也需要科学的工作方法,对已完成修缮的建筑装饰建立档案有助于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对未完成修缮的建筑装饰来说,建立文物档案则能让文物修复专家掌握项目全局情况,规范文物保护及其修复过程中的操作,从而保障建筑装饰保护工作的完成质量。
4.小结
保护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正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传统建筑装饰不断被破坏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警醒,这是一种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双重危机。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本土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正如美国著名建筑师彼得·埃森曼(PeterEisenman)对中国建筑师的劝告:“你们的文化不应该跟随西方的想法,应该理解西方的想法而不是跟随。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理解你们的文化,但不跟随……[2]”“保护传统村落”这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出原则指导方针,也需打好“地基”,也就是深入实地真正了解乡村的地域文化,实现“天人合一”。学者李敏娟指出:“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3]”。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保护传统村落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在这种大局下,提出传统建筑装饰文物保护的“三要”原则,为传统建筑装饰的保护起到建设性作用,有助于传统村落建筑恢复历史底蕴,重现历史风采。独居特色的传统村落建筑风貌和淳朴真挚的传统村落风土人情,传达出的正是浓浓“乡愁”。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4:1.
[2]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125.
[3]李敏娟.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大观,2014(11):117.
作者简介:杨新兴,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