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李清敏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大村小学266328

摘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讨论,主动探索、学习知识,构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动手操作还能提高学生大脑思维分析能力、创造力。在小学科学科目教学中,利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提高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现在用的是青岛版《科学》教材,它以全新的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殿堂。新教材展示的全部是儿童生活的缩影,营造的是一种与儿童生活一致的情境。一个个鲜活的主题,一个个活动场景,一个个熟悉的开放的问题,一幅幅孩童的图例……都给师生构建了无限创新的空间,引领师生利用和开发教材。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例如三年级科学第一课——看谁能吹灭蜡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隔着一米直接吹,用吸管吹,隔着啤酒瓶吹,啤酒瓶隔着蜡烛近,啤酒瓶挨近嘴,中间隔着长方形木板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明白了真相和原理。

二、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做“改变浮和沉”实验中,我让学生准备了很多自备的物品。我讲清了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的方法后,学生根据自带的物品进行了实验,有的用铁块,有的用橡皮,有的往乒乓球中灌水……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秘密。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三、拓展实践与创新的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充分拓展实践与创新的空间,教材不拘泥于课本,以开放的理念和心态,引领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学科学、用科学,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中科学现象的体验,使教材内容更具体、更鲜活。如《我的雨量器》活动一:怎样知道雨下得有多大?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一幅图展现了下大雨的场景,让学生先利用已有的经验对雨量进行估测,以“雨真大呀”引领学生描述,并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说法进行描述。第二个环节,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交流。教材中展现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交流讨论的组图,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准确知道降雨量呢?”通过研讨提出“最好用雨量器”。教科书中展示了雨量器的实物图,一学生说“有刻度”,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发现雨量器的构造。第三环节,学生总结交流以上的探究成果。通过“我知道……”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旨在扩大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可以交流雨量器的作用、构造、制作方法等。总之,教科书越是没有给出“我知道”的答案,答案的空间性、开放性就越大。这足以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示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科书,实现教学价值的有效提升。

四、保持积极态度,主动探索研究

积极一点,你就领先一步;领先一步,你就领先了一个时代。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我们在科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研究学生分组实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不能放过一个异常问题,包括生活中的,就有可能发现新的现象。2.注意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3.做好课外小实验。4.留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通过科学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科学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地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操作中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猜想、推导、验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主动参与。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注意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可提高学生手、脑、眼、口结合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当然,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限,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耐心地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更是科学教学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