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金良湖北省十堰武当山中学442714
从事德育工作多年,工作中常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为抓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中处理最多的是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问题,《中学生行为规范》明确要求“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这些要求学生都很熟悉,可说来容易做来难,涉及到自己时很多同学往往是小误会发展成大矛盾,轻者互相辱骂,重者大打出手,闹得我们老师处理时很棘手,即使处理了也担心当事学生以后再发生类似现象。
根据个人的实践体验,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学生矛盾纠纷处理法——归因法: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应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这样单一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学生之间的纠纷之所以由小误会发展成大矛盾,是因为他们在遇到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往往选择的是外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或他人,因此互不宽容、互不原谅对方,从而发展成大矛盾,导致互相辱骂甚至大打出手。弄清了这一点,那么在处理学生的矛盾纠纷时,就要选择内归因,引导学生分析个人原因,慢慢的就会原谅对方而化解矛盾。
下面列举归因理论使用的两例:
一、下课了,雪同学哭着来到办公室,说另一个班的燕同学打她,问她什么原因,她说不知道。于是把燕同学叫到办公室,她说因为雪同学骂她就动手的。
我问:“你们不是一个班,她骂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听婷同学说的。”燕同学说道。
又把婷同学喊到办公室问情况,婷同学说:“雪同学只是说燕同学穿衣服有点妖里妖怪的,并没有说其他的话。”
弄清了事情的经过,我就选择了内归因引导三位同学分析自己的问题。
对燕同学说:“听到同学这样评价你的衣着,你有没有把自己的着装与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是自己的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还是其他同学要好些呢?”
燕同学答道:“其他同学的着装比我好些。”
“那么,雪同学说你穿衣服有点妖里妖怪完全是她的问题吗?”我问道。
“也有我的问题,我的着装不完全符合学生身份,更不应该打她,以后一定改。”燕同学说。
我又问雪同学:“你和燕同学的矛盾中有自己的原因吗?”
雪同学说:“我也有错,不应该用‘妖里妖怪’这个词来评价燕同学的着装。”
看到两个同学都在检查自己,婷同学也赶忙说道:“我不应该传破坏同学团结的话,应该婉转地劝说燕同学着装注意符合学生身份,以后再也不传话了。”
“如果同学们都像今天这样遇到事情先检查自己,大家还有矛盾吗?”我问道。
“没有。”三个同学笑着齐答。
二、放学时,有同学反映学校对面有人打架。我连忙赶去,果真有两名本校同学在那里打得不可开交。带回学校问情况,原来他俩住在一个村,是小学同学还是好朋友,今天是因为互相喊绰号而打了起来。
这次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内归因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和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故事讲完后我说道:“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宽容,凡事先找自己的不足,进行换位思考,进而宽容他人。那么,我们今天是怎么做的呢?”
两个同学都感到羞愧,觉得很对不起朋友,纷纷保证以后向总理学习,遇事先找自己的不足,换位思考,宽容他人。
我们可从中得出学生行为教育的归因模式,即将过错归因于自身是否塑造了正确的审美标准、宽容的人际关系、高尚的人格精神、和谐的同学关系等因素。
我们时常教育学生“对同学、对他人要尊重、要宽容”,而学生往往很难做到,同学之间屡屡发生矛盾纠纷,原因就在于我们教育学生宽容时,忽略了宽容的基础——内归因。只要教育学生平时遇事要先选择内归因,注意培养“遇事先检查自己”的习惯,那么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宽容心,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就不会发生矛盾冲突了。这就是古人说的“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