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探索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

赵立新

笪河南工程学院赵立新

完善有效的课程设计,可保证持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正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就不会有持续性的发展。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当前的教育改革正向开放型、创新型教育转变,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个性化教育。在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强调多元化、崇尚差异,主张开放、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流。大学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支,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本科教学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1以往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不足

目前,旧的教学模式体现在教育模式保守、死板,教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封闭性、重复性和记忆性。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制度依然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这种严重地脱离现实生活、社会需求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传授,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还存在“填鸭式”教学,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的衔接、渗透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虽然能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还很欠缺,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缺少必要的专业工作室,场地单一,无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宽泛的知识和就业平台,基于这些不足,科学合理地建立课程设计模式是有必要的。

2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由课堂教学、课题教学(教师布置设计课题)、实践教学(学生选题、收集查找资料、方案设计、完善设计)、评价(教学、学生作品)等几个方面组成。

首先,课堂教学是第一步,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加强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艺术的研究,把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艺术和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完美地加以融合,以达到教学的整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探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了解调查、探究,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环境和教学环境。一要关注个体的差异,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以满足,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二要,建立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即能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能关注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中结合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创建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此外,还可建立有效的学术交流机制。可定期邀请国内外的设计专家、企业设计师、专业技术人员等到学校授课和讲座,传递当前设计新思维、新动态及用人需求等信息,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到校指导学生实训和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题教学是设计教学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引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题,包含与客户沟通、市场调研、创意方案、设计与制作等系统化环节,这些课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与单一课堂教学效果是无法比拟的。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完成课题设计的能力,并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融入到设计课题中,教师在设置课程设计题目时,应选择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社会热点议题等具有针对性的命题,教师尽量考虑课题的综合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可操作性,并易于实现。这样,一方面由于有具体的操作载体,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学生易于理解,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提供足够的创意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教师提供设计课题、尽可能将设计应用到一个实际的载体上,便于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创作设计、制作完成等过程进行理论实践。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渠道相对广泛,学习成为个人化的行为,教学方式逐渐从教师上课辅导转向学生从不同渠道吸取知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选择课题,进行设计,从资料收集、市场调研、构思设计到制作完成,没有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自由去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想象、创意空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去做,而不是照抄别人的设计构思,这就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有时,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还需要多个人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由于专业的特点决定教学的实践性要求,学校应不遗余力地赢得社会上有实力的大中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的协作和支持,创建对口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有效的资源合作机制,学生借助有关企业的实力或设备参与项目设计,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校企之间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最终获得双赢的社会效应。新的课程设计模式必须围绕本专业教学界定课程评价标准,以保证其合理、科学、有效。评价内容主要包含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学生作品等,按教学要求分配量化值,建立完整的评价结构。为了充分体现设计讲评的开放式,可邀请企业专业人员、消费者、学生共同参与设计的讲评,进而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得到充分的认识,考核标准分方案设计合理可行性,作品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创新性、可操作性等,由现场演示和答辩构成,对学生最终的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定。

总之,与传统教育相比科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教育的目标从讲授专业理论为主向理论加技能训练等全方位能力培养的过渡;其次,教学方法从注重学生群体的统一向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过渡,鼓励原创性而非临摹、模仿。学习内容从孤立的课程设置转向知识的综合运用,并实现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尽管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诸多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或不足。例如,对于个别约束力差、能力弱的学生,可通过老师的帮助,或与同学合作来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因此,在小组组合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工,以便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高校体制,探索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经验,把握好本专业设计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优化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和接受课题设计训练的同时,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只有不断的探索、研究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忠等.装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装饰,2005(7):16-17

2华健心.艺术设计教学的限制与突破[J].装饰,2004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林天喜.杨志.国外设计院校教育对中国设计艺术院系发展启示[J].装饰,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