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世德初级中学广东湛江524568
【摘要】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和核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定要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进行,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探寻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本文就从三方面来谈谈:一是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是精选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提升探究能力;三是开展课后生活化探究,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教学情境;教学案例;课后探究
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和核心。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培养?这是值得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而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定要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进行,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探寻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下授课,采取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不再是以往那种简单枯燥的内容,而是在内容的设计上更突出探究性,其中涉及到很多的生活化问题,学生也对此感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亲情之爱》中“沟通传递爱”一课时,在导入时,笔者先让一位学生谈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把他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寻找造成子女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再要求学生寻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各种所谓的矛盾,如何实现亲子和谐?并亲自回家进行实践,最后得出:要实现亲子之间的和谐必须学会理解父母、学会向父母表达、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学会如何孝敬父母。
二、精选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提升探究能力
案例教学中也实现了学生学以致用和学为己用的教学目的,让课堂具有一定的灵动性,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习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案例教学重心就在案例的选择,恰当的案例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接受和利用。
例如:在教第九课《珍视生命》中的“增强生命的韧性”专题时我精选了《断臂王子——刘伟》作为案例。
【案例】
刘伟,1987年10月7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钢琴师。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时开始学习游泳,并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14岁时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的成绩,16岁时学习用脚打字。
2005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2006年,蝉联“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同年,他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同年,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专业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2008年,参加北京电视台《唱响奥运》节目的录制。2010年,赴意大利参加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了用脚打字一分钟251个英文字母的世界记录;同年,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一季》的比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2012年2月3日,出席“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并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及“隐形翅膀”的称号。
【评析】刘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卑不亢的生活态度。刘伟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了其优秀而卓尔不群的实力,他因音乐才华而被称为“断臂钢琴师”、“断臂王子”。刘伟的歌声和琴声相得益彰,他拥有很好的创作能力和心态。
【设计意图】:透过刘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明白在挫折面前采取挑战的姿态,不但能战胜挫折,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三、开展生活化课后探究,培养核心素养
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完第五课《交友的智慧》时我布置学生课后写调查报告。
【课后作业】
做个小调查,了解中学生网上交友的普遍程度、网上交友的动机、网交友的标准、网上交友的方式、网上交友的时间、网上交友的影响,并写出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后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积极融入到社会大课堂中,感受社会生活的规则与规律,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实际经验来源于生活,人的品德就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情统一”、“知行合一”,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关小丽.如何巧用生活情境提升思品课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6(02):103.
[2]刘子福.让初中思想品德课走向生活[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