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抢救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抢救及护理体会

黄桂兰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3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例由呼吸道感染导致高热惊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及时的抢救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热、惊厥缓解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经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综合护理措施,可使体温快速恢复,缓解惊厥,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抢救,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ediatric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causedbyfebrileconvulsionrescueandnursingmethods.SelectionmethodfromJuly2013toDecember2014were74casesoffebrileconvulsioncausedby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ofchildrenastheresearchobject,thechildren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eachgroupof37cases.Twogroupsofchildrenweretimelyrescuemeasures,theobservationgrouptoimplementthe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thecontrolgrouponlythroughroutinecare,comparedtwogroupsofchildrenwithcareeffect.Resultsobservationgrouphighfever,convulsions,alleviatethetotaleffectiveratewas100%,significantlyhigherthancontrolgroup(P<0.05);Observationgroupantifebriletime,totaltreatmenttimewere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1);After1yearfollow-up,theobservationgrouprecurrenceratewas5.41%,significantlylowertha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orespiratoryinfectionscausefebrileconvulsiontaketimelyandeffectiverescueandcomprehensivenursingmeasures,canmakethetemperaturequickrecovery,relievingconvulsion,reducetherecurrencerate,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childrenwith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highfeverconvulsion,rescue,care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当体温超过38.5℃时,出现惊厥。高热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6岁患儿,临床表现为四肢及面部肌肉抽搐、意识不清、呼吸急促、脸色青紫、眼球上翻斜视等,发作时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会反复发作。如若不采取及时抢救和治疗,可导致小儿脑组织缺氧性损伤,影响大脑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对患有高热惊厥患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例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例由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7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2.7±0.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3.7±0.6)岁。两组患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抢救措施,具体包括:(1)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将患儿放平,去枕,将头偏向一侧,解开患儿衣领,使其能够呼吸畅通。另外护理人员清除患儿口鼻里的分泌物,必要时进行吸痰,将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避免咬伤舌头,给予高浓度氧气。(2)控制惊厥:患儿年龄较小,止痉一般选择毒性小、无副作用或者较小副作用、方便快速的药物,遵医嘱每次0.2~0.3mg/kg地西泮或者每次5~8mg/kg苯巴比妥纳静脉注射,或者采用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加入0.9%生理盐水20ml保留灌肠。也可掐人中、刺百会等穴位。

在上述抢救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临床病情观察和遵医嘱配合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积极降温:一般物理降温的方式,冰敷降温、温水擦浴或冷生理盐水灌肠等。冰敷降温一般将冰袋置于颈旁、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温水擦浴时,一般需要对水温控制在32℃~34℃,在降温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如果温度持续不将,可以考虑采用药物降温,比如:安痛定、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同时:也防止温度过低。过程中,如果出现大量的汗,及时进行擦拭,避免着凉。(2)基础护理:患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期对病房、床铺等进行消毒和清洁,控制温度一般在20℃~24℃,合适的湿度,经常通风,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给予健康的饮食和营养支持。每次饮食之后,要对口腔进行清洁护理,避免感染,告知患儿平时多休息,多喝水,勤换洗衣物等。(3)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在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和家长心里的恐惧和担忧,通过沟通和心理辅导,帮助患儿和家长保持稳定的心态。(4)健康指导:小儿惊厥具有复发性强特点,一般一年内复发率为70%,两年内约90%,所以不仅在患儿住院期间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进行宣导,同时也要加强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高热惊厥预防和发现,并掌握一些紧急抢救的措施。

1.3观察指标

(1)高热、惊厥缓解程度。痊愈:体温恢复且惊厥无发作;显效:体温恢复,惊厥发作次数偶尔发生;有效:体温基本恢复,惊厥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惊厥无缓解。以痊愈、显效及有效为总有效。(2)退热时间、总治疗时间及出院后1年内复发情况。

1.4统计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高热、惊厥缓解效果

观察组高热、惊厥缓解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童常见急症[2],常见病因主要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本病多见于6个月~6岁患儿,由于患儿温度调节神经中枢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差[3],故呼吸道感染后易引发发热,高热可引发神经异常放电,从而引起惊厥。对于小儿高热惊厥,若抢救不及时会引发窒息,引起大脑损伤,甚至转变为癫痫,危及患儿生命安全。故当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应及时抢救,医护人员抢救时,应提前准备好抢救工具,确保患儿呼吸畅通,通过压舌板防止患儿咬伤自己的舌头,给予高浓度氧气,防止大脑缺氧造成损伤。与此同时,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稳定病情、改善患儿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通过对比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发现,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的体温,营造舒适、安心的就医环境,通过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使患儿及家长在治疗过程中有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对于高热惊厥儿童来说,治愈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4]。故给予患儿及家长健康指导必不可少,通过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家长的对高热惊厥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患儿康复后,生活中家长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5]。比如:避免儿童呼吸道感染,加强运动保持健康,在家备一些退烧和止痉的药,掌握一些紧急抢救的措施,抢救时保持冷静,循序渐进等。本研究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高热惊厥复发率仅为5.41%,比常规护理组患儿要明显下降(P<0.05)。

综上所述,对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应及时有效进行抢救,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缩短退热和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治愈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翠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临床护理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3,23(3):1057-1057.

[2]陈峰.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4(29):1519-1520.

[3]高倩.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预防和护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6(34):128-130.

[4]田建梅,陈凤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12-114.

[5]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2-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