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过激行为及疏导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中学生过激行为及疏导对策

叶盈奎

中学生过激行为及疏导对策

□叶盈奎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其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加上独生子女增多、学业就业压力大、教育方法不当等诸多诱因导致中学生出现过激行为的几率很高,且呈上升趋势。这不但影响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还给学生带来身体及心理的伤害。因此对中学生过激行为的内外因进行分析,探讨避免和控制中学生过激行为的措施、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学生;过激行为;原因及对策

Highschoolstudent'sacutebehaviourandappeaseacounterplan

YeYing-kui

【Abstract】Secondaryschoolstudentsareatamaturefromnaivetothetransitionperiod,islifeacrucialstageofgrowthanddevelopment.Becauseoftheir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havenotyetfullymature,togetherwiththeone-childincreaseintheiremploymentpressure,inappropriateteachingmethodsledtosecondaryschoolstudentsandmanyotherfactorsappearhighriskofviolentbehavior,andanupwardtrend.Thiswillnotonlyaffectthesmooth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ndteaching,studentsreturnedtothephysicalandpsychologicalharm.Violentactsonthesecondaryanalysisduetotheinternalandexternal,toexploresecondaryschoolstudentstoavoidexcessesandcontrolmeasures,countermeasures,itisverynecessary.

【Keywords】Highschoolstudent;Acutebehaviour;Reasonandcounterplan

中学生的过激行为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刺激而产生的与教育意图相违背的、反常的甚至是暴力的一种行为。这些行为多表现为强烈的逆反行为、极端的过激行为(包括自杀、破坏行为等),不能有效的用理智来控制,极端的还会触及法律、法规。中学生过激行为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中学生过激行为的形成原因:

中学生过激行为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变化的影响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偏差是导致过激行为的内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容易冲动。这是由于这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萌动期,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独立意向迅速发展,对自尊心有了强烈的要求。但由于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又不能很好的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加上社会阅历较浅,辩证思维水平有限,面临压力大,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而出现了各种发展的心理偏差,最终导致了许多过激行为的产生。

1.2学校教育因素。

社会劳动就业竞争激烈,择人标准偏重文凭等原因,使学校升学竞争十分激烈,学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导致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脱离实际,德智失衡顽疾难改。

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手段简单化,不理解学生的感受,不懂得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对学生态度冷淡或缺乏热情,过多指责或惩罚学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当发生矛盾时,不能冷静处理,导致矛盾激化,引发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

1.3家庭教育因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最贴近的和最直接的。当代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的学业期望值、升学期望值普遍都很高,大大超出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造成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学生经过再三努力、拼搏也无济于事,还是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便心生怨恨、抵触情绪,破罐子破摔,索性与家长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有些学生带有封闭的心理,孤傲、任性、固执、倔强。这种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家庭成员从小对孩子的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说什么就依什么,造成了孩子“小皇帝”般的性格,谁讲都不听,来到学校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一两句都听不进。有些家长教育手段极端化,动不动就拳头、鞭子,导致孩子从小养成了叛逆的非正常心理,在学校就极易发生过激行为。

1.4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当代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某些不健康的文化生活,如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等现象,令中学生深恶痛绝,但又深感无能为力。如果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诱发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媒体,如电视、电子游戏机、电影、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体,这些媒体也出现不少的色情、暴力内容,学生看了很容易受到感染,染上不良的暴力行为。

2.中学生过激行为的教育疏导对策:

2.1根据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疏导教育。

2.1.1加强耐挫折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是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若不具备良好的耐挫折心理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就极易发生过激行为。当代的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宽容至及的环境里,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很少受到过任何的委屈,他们的情感非常脆弱。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形成豁达开朗的而不是心胸偏狭的生活态度,认识到挫折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正视挫折,分析挫折形成的原因,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增长才干;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正确面对挫折,坚忍不拔、知难而进,才是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也是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风貌。

2.1.2帮助学生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增强情绪调控力。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思维发展最快速的阶段,也是思维易出现片面、偏激的时期。如果引导不妥会受非理性思维的影响,从而造成终生遗憾。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认识青春期心理发生的变化、出现的新特点,指导中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增强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自觉抵制或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

2.1.3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的教育。

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必须认清形势,顾全大局,对学生加强个人生存教育,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并抓住良好品质形成的最佳时刻,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培养和谐健康的心理品质,创造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形成既富有使命感、又具有责任感的性格和品德,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

2.2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家庭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效预防、消除子女的逆反心理。家长要及时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了解其能力、智力的发展情况及兴趣爱好、特长等等,确立适度的、适合子女心理发展实际水平的、与子女的兴趣爱好、特长相适应的期望水平,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形成和睦的家庭关系,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

2.3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要经常接触学生,加强师生互动,用真诚的情感和无私的爱去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班级中营造民主、宽容、友善、平等、向上的氛围,使学生乐于接受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老师是人不是神,也会遇到挫折、失意,有心理失衡的时候,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但无论如何,老师要始终明白:心态是可以传递的,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易于受老师情绪影响的活生生的孩子。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注意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防止教育失误,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都要学会情绪的自我管理,学会心态的自我调适,让自己的心灵和谐起来;尤其面对学生的过激行为教师一定要冷静,学会泠静地思考分析问题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要给学生台阶,避免问题激化,尽量减少和控制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

此外,还要净化社会环境,减轻升学等各种压力,创造良好的、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成长环境。

总之,初中生过激行为的教育疏导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全力配合,需要在了解他们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收稿日期:2009-05-10

作者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一中学46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