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

黄桂桂

黄桂桂(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338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控制护理缺陷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我科发生的50起护理缺陷资料。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的种类以下收下送组、清洗组、包装组、灭菌组为主,护理缺陷的发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规范操作流程,严谨科学管理,控制缺陷发生的主要环节可存放减少和防范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355-02

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提供各科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1]。其工作质量之间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2]。传统的供应室在工作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往往只注重登记、上报及追查责任。我科对护理缺陷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护理缺陷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事故、差错的发生应放在首位,注重质量及临床科室服务水平,从预防为主进行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护理缺陷分类

通过院领导组织的检查组检查,护士长查房,随机抽查,突击检查,质控自查,临床科室反馈等收集到护理缺陷次数,通过质控会议上报,质控组成员召开讨论会议,论证为一致差错或严重差错的记录资料护理缺陷。

1.1下收下送组

物品交接不清如差错、漏送、丢失。

1.2诊疗包洗涤组

物品清洗不干净,有污渍,锈渍,血渍。腔镜的小螺丝松脱,丢失,器械损坏。

1.3检查包装组

包名与内容物不相符,包外标识填写缺项或字迹不清,器械检查不认真、有缺损、功能不完善。腔镜包内腔镜老化,包内刀、剪、针不够锋利,包布有破洞、补丁、潮湿的现象。腔镜组装不配套致器械损坏。

1.4灭菌组

低温灭菌物品放高压灭菌,装载过多,卸载未冷却。

2缺陷发生的原因分析

2.1护理管理不到位或管理不得法,管不到点子上,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对消毒供应中心三个强制性规范理解不透彻。

2.2消毒供应中心配备多数为女同志,且年龄偏大,明显存在着人员的体能知识和层次结果差异,人员素质较差,缺乏专业知识,各项流程标准掌握不正确,对器械结构、功能不熟悉致使器械的损坏。

2.3检查、查对制度落实不严,由于检查、查对不严格,未做到三查七对,使诊疗包内器械物品不配套,功能不完善,又加之工作重复性强,工作量大,缺乏新颖,枯燥无味,还有机器产生的噪声,使工作人员容易疲劳、烦躁,思想不集中,造成差错。

2.4对护理缺陷未采取正常态度,管理过松或过紧,致使工作人员无所谓态度或有抵触情绪。

3防范措施

3.1护士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熟练掌握各项工作质量标准。及时正确掌握工作流程操作,要敢管、会管,管到位子上。

3.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供应室应加强中青年力量,应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各院内外学习,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3发挥质控组成员的作用,由质控组成员,区域组长实行每月、每周、每日检查发现新问题及时通报,但对事不对人,同时建立有效考核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4建立质量召回追溯制度,每月护士长下科室征求意见,认真听取科室反馈的意见、建议,收集质量缺陷信息,及时整改,跟踪监控。

4讨论

系统管理观认为[3],是人就会犯错,即使是在最好的机构最优秀的员工都有可能犯错。错误的原因主要在系统的问题而非人的行为失常。人的错误在整个系统中只占很少一部分[4]。随着2009年4月1日《消毒供应中心三个强制性规范》出台,消毒供应中心由原来的分散管理逐步转变成集中式管理,无论是工作,专业技术要求都有待增加,但由于我们加强管理,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与计划,培训和指导护理人员,因此,护理缺陷的发生是逐年下降的趋势。建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有资料显示,开展护理质量反馈、控制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各科的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与患者的安危息息相关,要控制和减少供应室护理缺陷的发生,要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交替进行,真正做到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对所发生的差错要及时认真讨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及时采取改正措施,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张秀銮,曹力,张芳.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56

[2]周惠平.中心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582-583

[3]王玲,张艳.护士在无责呈报制度下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7):46-47

[4]吴晓静,朴玉松,方晓亮.护士医院安全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