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在体育学习中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在体育学习中的关系

竹连名

竹连名浙江省嵊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随着《标准》的实施,体育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有人把学生学习体育比喻成顾客到商店去购物,把学生当作是“顾客”、“上帝”。本人认为,这种比喻是不正确的,甚至是片面的。按《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学生学习体育的主体地位固然要得以重视,但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作用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一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都寄寓在身体练习之中,而对体育各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身体练习的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所幸的是,《标准》抛弃了原体育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学习体育而进行统一项目、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的弊端,而是由学生根据爱好和学校实际,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和运动技术进行学习和练习,这一点在《标准》的理念上得到体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这里说的“个体差异”,不仅仅指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的差异,更包括兴趣、爱好的差异。在体育项目和运动技术学习的选择上,应由学生本人按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去选择,而不应该由教师强加给学生。可以说,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突出的重要体现。然而,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上还受到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限制,如果不克服这些方面的限制,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无法得以实现,而要克服种种限制,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上的限制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受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限制,还需要体育教师向学校有关领导反映,才有可能使部分限制得以消除。

2.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必须在水平目标的范围之内(对于能达到该水平目标的同一水平学生,允许其在更高水平范围内选择),而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明了水平目标范围内的所有体育项目和学习要求,必须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明和指导。

3.学生无法完全了解水平目标范围内,各项目的所有内容和各项目的所有技战术。即使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也无从着手选择,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大打折扣。如水平目标4中的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目标有“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首先要选择一两项球类项目,还要完全明了这一两项球类运动中所有的技战术,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做出正确地选择,这对一位普通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再如,水平目标4中的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目标,还有“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同样因为学生本来就不知道有哪些武术套路或对练而无法做出选择。那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答案是教师的参与指导。

在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有教师参与对学生的说明与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水平目标的范围内列举出一些体育项目与技战术供学生选择。否则,学生的选择将极可能出现杂乱无章的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局面,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无从谈起。

二体育的学习过程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加快和《标准》的实施,出现一些新型的体育学习模式(又称体育教学模式),如探究型学习模式、发现型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主题互动型学习模式、快乐体育学习模式、成功体育学习模式等,这些模式抛弃了原体育教学大纲下“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机械式教学模式,而是赋予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内容。在这些学习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大的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如探究型学习模式,教师不直接教,而是先宣布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怎么学,如何学,教师只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点拨。再如,主题互动型学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给出一个或几个主题(目标的细化),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练习。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我们从某一堂体育课来看,似乎学生的主体地位远远大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者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易显现,但如果从整个水平目标完成的层面上看,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有限。上述一些体育学习模式,尽管都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但还没有达到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不插手的地步,因为初中生自身的组织能力有限。试想,如果说这堂课的技术任务是“学习一两项球类项目的一两种技战术”,而教师向学生扔一两类球,课堂上自始至终都让学生自己练习,这能行吗?肯定不行,这肯定完不成学习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生选择的球类项目进行分组和场地安排,可以让各组先自行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

2.学生自身无法驾驭各水平目标的学习任务。从某一堂体育课来说,学生可能自主学习的有声有色,练习的津津有味,但学生自身无法驾驭整个水平目标的学习任务,无法对水平阶段体育学时、内容进行有效安排,而能做到这点的,只有体育教师。所以,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的统一计划下,统一安排下的学习,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盲目地学习。

3.学生自身无法掌握体育学习的规律及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学习体育是有规律的,运动技能的形成也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学生不一定都能掌握,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对课时做出有效的安排,尤其是对技能的学习的课时安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地调整。

三对体育学习评价的权利

根据《标准》的理念,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目标从“甄别”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评价的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

改变以往由体育教师一人做出评价的模式,出现学生本人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新型评价模式,充分赋予学生对体育学习评价的权利,这也是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表现,但学生的评价能力有限,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这是因为:

1.学生自身很难掌握评价的标准,尤其是对技能学习的评价。

2.学生的知识面(包括体育文化、知识)较窄,尤其不明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学生往往不能将体育学习评价放到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因而做出的评价显得很孤僻。

3.学生的认知能力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不可能对自身的体育学习做出较全面的评价。

在体育学习的评价上,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教师还要把好评价关,要综合学生评价中的积极、合理部分,淡化和纠正不合理部分,使评价更趋合理、客观。

本人认为,学生学习体育,主要包括对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体育的学习过程、对体育学习的评价这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学生学习体育的主体地位都具有一定局限性,只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取的。本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至教学目标的完成,并不是把学生当作“顾客”,看作上帝而随之任之。那种把学生当作“顾客”,看作“上帝”作为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人,是对《标准》的不理解,或者是对自己“放羊式”教学的一种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