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王志生

王志生(衡阳县井头镇大云中学湖南衡阳421200)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许多学科优势,深受初中阶段学生的喜爱。但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单调,音乐课堂教学“一唱一随”,教师只注重了唱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自身所蕴含的艺术性,从而使学生渐渐的对音乐失去了学习兴趣。因而,抓住学生的音乐兴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应教师引起重视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4-0115-0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的能力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任何艺术都能更快更直接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得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

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都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完整的听赏歌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而残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是学生能够主动持久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例如:歌曲《念故乡》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家乡的情绪。在教学中我并不过多的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而是直接让学生听赏歌曲,在欣赏中体会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内涵,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作品的处理方法和表现手段。通过这种思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或者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切莫只讲不练。

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和夸奖的话语对学生来说都是鼓励和欣赏,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我们要抓住每个契机,及时给予表扬。不管唱的标准如何,只要学生大胆参与,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评价语言要自然、真诚,用我们亲切的评价语言去感染学生,去鼓励学生。

三、积极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的能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同学们要做到能正确的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首先要了解发声原理。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头腔的共鸣来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以及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来的结果。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就是好方法,切忌乱模仿,压着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对有音乐特长、学习热情较高的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要经常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既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又能起到示范作用。特别在组织班级或学校团队文艺活动时,教师更应该充分发动和依靠他们,让他们多出主意、献计献策。编排舞蹈动作,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教师应尊重他们的学习和创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耐心辅导他们成长;对那些缺乏音乐爱好、学习情绪不高的学生,不论是调皮的小闹哥还是少言寡语的女生,教师都应以满腔的爱去关注他们,去分析他们,剖析他们的心理,同时要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把那些简单的问题、容易回答的问题留给他们,当通过教师启发他们答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来诱发他们学习动机。在合唱或集体表演活动中,应鼓励他们参与,同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并给予真诚的引导,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人格力量的机会,让他们体会集体的亲情与温暖,增强他们不甘落后的信心和奋发向上的勇气,通过文艺活动实践培养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学生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一方面要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在唱歌、演奏、欣赏等实践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

如:在《祖国颂》的欣赏教学中,对用“啊”字唱出的那—段旋律的处理上,教师不应作过分细致的分析,而应该从旋律的起伏上对学生作引导,从采用的循环呼吸法演唱所产生的效果上对学生作提示,激发学生想象出祖国连绵不断的群山、婉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用心灵去描绘出祖国壮丽的河山、秀美的山川。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更应该有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法,又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感知,想像思维,科学的发声法,情感教育、互动合作以及欣赏这几方面不断的提高并能有机联系在一起,这不断的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思维、和兴趣,使他们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