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随着人们对工作、生活、居住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校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对建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的授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建筑设计课程,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建筑专业人才的重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当前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就如何推进建筑设计课教学改革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改革
一、建筑设计课教学现状
1发挥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不够
通常建筑设计课基本采用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书,每学期做两个设计题目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所设计建筑的功能结构、建筑的形式设计以及绘图的质量,对于设计是否具有新意很少提出具体要求,因而学生也很难从创新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同学之间、甚至与往届学生的设计内容相比大同小异。可以说,建筑设计课本身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2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不够
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第二课堂活动不够丰富多彩,即使开展一些赛事,但内容不广,层次不多,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没有发挥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应有的作用以及建筑设计本身在赛事中的魅力。
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整合专业基础课,以工作室来划分学生,形成几个不同的工作室
以项目教学为导向,设立课题和项目式教学的形式。教师通过虚拟或真实的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大量反复实践练习切实获得一定的技能。如,建筑设计类专业的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可以与素描、建筑徒手技法等课程融合,教师主要以练习纸上绘图、徒手绘图为目标设立一些课题,通过这些课题引入课程教学,将知识点完全融入课题的完成过程,学生通过实践巩固知识点。
2创新思维融入方法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中将基础训练的项目安排在一年级,重点学习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培养学生对平面构图及空间感知的能力;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首次接触建筑单体设计,加入手工模型来帮助推敲空间造型,将传统村落民居改造的任务并入二年级的建筑设计,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建筑地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加入调研分析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三年级学生掌握了较为稳定的基础能力,例如平面、空间构成能力及手绘能力,但对建筑设计的理性思维有待加强,将软件建模与表现、软件数据分析等列入到三年级的设计阶段中,帮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之间寻找平衡点,为设计创新提供量化数据;随着四年级的深入学习,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建筑结构、材料、建造技艺等方面的学习,结合有视听要求的建筑类型设计,并把绿色建筑节能作为重点纳入到此阶段中,引导学生加强对实际问题寻求创新突破,提升专业综合能力;五年级的学习计划中增加了对工程项目的实践实习,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经验与积累,并在最终的毕业设计中取得优异成绩。
3多学科的教师参与建筑设计课的教研过程中
例如,从事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土木结构的教师参与到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以研讨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指导学生的建筑设计题目,学生可以在绿色建材的选择,节能及其它新技术的应用、先进设备的利用等方面与相关专业老师交流,将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建筑设计与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这样会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4互动式教学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是多个方面的,但主要的关键性的改革就是要从以教师为主体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无限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学习能力。互动式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作课堂的主角,教师给学生布置设计题目,提供丰富资料,教师作参与者、倾听者和总结者。例如对某一专题设计,任务要求明确后,学生可以自由结合小组进行设计,也可以独自进行设计,基本完成后,集中进行汇报,每位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案,尤其要介绍自己设计方案的创新点,介绍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对各个方案做出各自评价,对困难和问题给出各自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甚至对某个问题进行热烈争辩,这样,达到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效果。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给出点评意见,及时总结,对学生的设计特点、创新点给予客观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优化设计的建议。教师也可以仅仅给学生拟定一个初步题目或范围,给出创新要求,让学生自行拟定设计任务书,自主确定任务要求,这样,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变为建议者、协助者、参与者、点评者,当然也是总结者,甚至可以在成绩的评定方面,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建筑设计的培养自己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乐趣。
5提高对建筑设计课综合性的认识
5.1课程设置方面
要充分注重建筑设计所需要的各个知识点,在现有的基础上,需要增设像材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相关课程,也包括相关学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必要时有的课程应列入必修课的范围,这样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科学安排相关课程,使之与建筑设计课的进度及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有效衔接。建筑设计可以就相关知识分成不同的专题进行专门训练,每一个专题侧重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知识应用,这样逐步深入和拓展,最后使得学生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完成综合建筑设计题目。
5.2密切关注国内外建筑界建筑设计的发展动态
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讲座、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国内外最新建筑设计成果等资料以及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等,使学生及时了解建筑设计的最新进展,也及时了解建筑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同时也很好地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6学赛结合、以赛促学
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尤其对建筑设计来说,竞赛是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展示创新成果的很好平台,所以,对于建筑学专业来说,积极引导、悉心指导和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设计竞赛,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可以在学赛结合、以赛促学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拿出部分设计题目,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将第一课堂作为课外科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这样,作为教学,设计题目从选题到指导再到评选要精心安排、精心设计。
结束语
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的课程。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也随着建筑的全球化,对高素质建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建筑设计课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针对当前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提高对建筑设计课程性质及作用的认识,需要切实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出发,从多个方面加大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力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人才,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关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23):85.
[2]汪海鸥,于欣波.基于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17(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