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杞人忧天”文本主题另类解读的争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1

对“杞人忧天”文本主题另类解读的争议

张银芳

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741300

摘要:人教新版语文教材在文章的选排上,注重了科学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结合。尤其是对文本主题的探讨方面,不囿于成见多样性解读,这对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很有帮助,体现出教材编排的人文性。然而,对《杞人忧天》文本主题“忧患意识”的另类解读还是欠考虑的。

关键词:杞人忧天文本主题忧患意识

人教新版语文教材在文章的选排上,把人文性、科学性、工具性很好的结合。尤其在人文性方面,所选文学作品,在习题的设置与主题的探讨上,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对于文章主题多样性探讨的习题相对增多,这对于时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是有益的。不囿于成见,充分展现了文学审美的深层意韵与多样性。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来特”的文学解读一样。然而,对人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杞人忧天》一文的主题的另类解读笔者颇有争议。人教版课文课后习题135页:“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笔者对第一种文本主题解读没有异议,然对第二种以“忧患意识”主题的另类解读不以为然。

首先,一篇文章主题的理解,先要考虑文章的体裁,文章主题与文章体裁的选择与匹配能够相得益彰,会达到言尽而意远的深刻效果。

此篇文章为课本中《寓言四则》之一,选自《列子·天瑞》,寓,是有所寄托。寓言,是有所寄托的言语,以便把作者不便于表达的“心中之言”,用假想的故事寄托出来,达到讽刺、劝喻和批判目的。因此,从文本体裁来看,《杞人忧天》此篇寓言是有所讽喻也,讽喻一些不考虑实际情况常担心过头的人,而不能理解为“忧患意识”。

其次,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还应考虑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对人生生活的体验。

文章是作者抒发内心感情的载体,因此感情是文章的灵魂。每一个作者往往因个体生活的年代不同,所产生的对人生情感的体验与悟觉也不同。本文相传是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御寇的作品,一说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不管是战国时期还是晋代,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探讨不是很发达,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常以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神话故事来阐述。

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故事,以寻求一种对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来表现对自然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可以说是非常符合古人时代的生活阅历。而将此篇文章主题理解为“忧患意识”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的生活时代,而一味地去追求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是对文本主题思想的极大背离,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也是对文学创作者初衷的误解。当然,对文本主题多样性的解读也正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形象产生的根由。

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不同的人对《红楼梦》的解读:“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到他看见许多死亡……”但这种不考虑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以现代人自身的生活环境、人生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去理解寓言主题,笔者窃以为还是不够全面的。

最后,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应考虑文学艺术的真实,不应以科学化的、功利化的手段去解读,使之丧失文学的教化功能。

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审美,不像科普文献而应如实去写去解读。

《杞人忧天》一文,是一篇文学性浓厚的寓言,并不是科学小品文,因此,对主题的理解,更应注重其文学讽喻功能。从此篇文章产生年代可知,人们对自科学的探索与对生存环境的忧虑还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突显的位置。因此,把文本主题理解为“忧患意识”是对本篇寓言主题的误导。不应把文学艺术的真实拿来研读文本,而多从文学的教化功能体验此篇寓言,才是文本主题的真与实。不能为了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而张扬偏面的“个性”文本解读,这是对文学、对创作者、对读者的一种误读与误导,背离了文学艺术真实的教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