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潘玉婷

潘玉婷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对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导致肝损害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结核类疾病的患者当中选出93例,其均采用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每隔15d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1次检查,并记录各类可能诱发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共有26例患者出现肝损害症状,占比27.96%,其中男性出现肝损害几率较大,具有肝病史、糖尿病史、乙肝携带老年患者、酗酒史等因素对抗结核药物治疗导致的肝损伤影响较大。结论:在治疗结核类疾病的过程中,导致患者肝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相应的预防方式,降低患者受到的二次伤害。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49-02

目前在治疗肺结核疾病时一般选择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方式,但这类药物一般会表现出不同情况的肝脏毒性,同时由于治疗的疗程较为漫长,很容易引发肝脏的损伤,甚至诱发肝功能衰竭,影响整体治疗。本文即是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肺结核患者中选出的93例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93例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从26岁至81对不等,平均年龄为(47.21±10.32)岁。患者当中具有侵润型肺结核的共有58例,患有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共有5例,播散型的共有4例,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的共有26例。

1.2方法

1.2.1抗结核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的93例患者均采用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使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口服0.3g,每天1次治疗)、利福平(口服0.45g,每天1次治疗)、吡嗪酰胺(口服0.5g,每天3次治疗)、乙胺丁醇(口服0.75g,每天1次治疗)[1]。

1.2.2化疗后肝损伤判定方法在化疗开始前需要为患者进行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工作,只有化疗前肝功能指标正常的患者才能够开展治疗工作。如患者在治疗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超过正常值的两倍以上,总胆红素的含量远超过17.1μmol/L,排除患者本身所具有的肝病因素等,则视为患者出现肝损伤。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总胆红素含量远超过171μmol/L,则患者不仅患有肝损伤,还具有消化道损伤,此时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并将具有这一症状的患者记录为严重肝损伤患者[2]。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93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当中可以看出,其中共有26例具有肝损害症状,占比27.96%。总胆红素平均值达到了(96.28±17.03)μmol/L,仅1例患者出现严重肝损害症状,其中10例患者因肝损害而被迫停止化疗治疗。同时本次研究从性别、既往病史、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年龄、酗酒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将相关数据整理制成如下表格:

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男性患者、具有肝炎病史、具有糖尿病病史、携带乙肝病毒患者、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及酗酒患者出现治疗后肝损害几率明显较高,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脏损伤在结核疾病治疗时比较常见,根据国际临床研究显示,肝脏损伤发生率可以达到40%左右,部分患者在诊断出肝损伤后必须终止化疗疗程,避免对肝脏功能的进一步影响,但这也是结核疾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当中有1例患者必须终止治疗进行保肝干预,其住院时间延长了90d,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生理痛苦,还增加了治疗所需的费用。因此在现代医疗当中对于抗结核药致肝损伤的研究比较关注,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抗结核药物能够对肝脏细胞的正常代谢造成严重的干扰,使得胆汁在进入肝脏后不易被细胞排出,导致胆汁淤积的情况,其中以利福平、吡嗪酰胺在联合应用过程中诱发的肝损伤几率较大[3]。

一旦发现患者治疗时肝脏功能受影响,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停止引发肝损伤的药物。如患者肝损伤症状较轻,则为了保证整体治疗效果,可以先停用毒性较大的药物,继续利用异烟肼等药物进行治疗,这样即能够缓解肝脏的病情,又不会影响治疗的进度。如患者出现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则首先停止任何药物治疗,对肝脏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保护[4]。从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乙肝病毒携带情况以及酗酒情况等对患者肝损伤发生率影响较大,医护人员需要依据这些因素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种,张欣欣.药物性肝损的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07(02):224-227.

[2]夏音音,詹思延.国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0(06):419-420.

[3]卜建玲,高微微,谢莉,等.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12,31(02):91-92.

[4]周丽莎,耿文奎.初治肺结核住院病人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内科,2012,04(0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