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郭亚文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外语系,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师一直在探究的问题。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逐渐培养用语言来做事的能力。本文探究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肯定了该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任务型教学法;精读课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明显,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更是尤为关切;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首次提到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100万。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我国已是急需的状态,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然而要达到国家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掌握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所授学时长,在为学生打下牢固语言基础上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任务型教学法一直以来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上有着突出的成效,将此方法应用到这门课的教学当中,应该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任务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应用的技巧,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的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种教学法强调以交际功能而非语言形式为中心,以交流、合作、互动为方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1】。学生通过完成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掌握实际社会生活场景中语言输出的技巧,获取语言交际的能力。这种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信息传递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评估的标准是任务完成与否【2】。

学者JaneWillis将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任务前(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任务后(post-task),任务前阶段指的是教师如何引入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任务环阶段又分为任务、计划和报告三个子环节,具体围绕学生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展开,任务后阶段的重心主要放在对语言知识点的巩固上【3】。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认知能力也逐渐提高。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高职院校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实际语言应用的能力,笔者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用于了我院2017级英语专业的两个班级的精读课上。

1.学生学情

通过教学实施前的了解,笔者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精读课就是掌握词汇的课,有的同学甚至对于精读课和泛读课区分不清,还是拿上泛读课的思维习惯来上精读课;学生对于精读课的总体满意度不高,知道这门课程很重要,但说不出它的重要性在哪里。笔者还发现,在以前的精读课上,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对于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在课上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够,整个课堂氛围比较沉闷。

2.具体应用

笔者所用的教材是由外研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系列教材,杨立民担任总主编,每单元包含两篇课文,一篇主讲课文,一篇为拓展篇目,文章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笔者选取了该系列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主讲篇目“DiogenesandAlexander”为例来说明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精读课堂教学。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西方两位重要历史人物第欧根尼和亚历山大的故事。该文章包含了很多西方历史人物信息,同时作者在文中的语言表达十分优美,是一篇非常值得仔细赏析的文章。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指导,笔者将本篇文章的教学过程分为了6个阶段。

第一阶段笔者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笔者先通过图片的方式,引发学生关注文章两位主人公的相关事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针对文章中可能涉及到的更多背景信息部分,笔者将其安排给学生来完成。笔者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他们根据笔者给出的相关线索,去搜集整理资料,最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或PPT的形式完成有关背景知识的汇报。

第二阶段笔者引导学生展开篇章分析。学生首先进行框架分析,从整体上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开始文本细读,笔者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设置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理解文章含义之后,再引导学生尝试赏析作者的语言技巧。第三阶段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在引导学生分析了文章当中出现的大量人物对比之后,让他们尝试分析“比较法”在文章写作中的好处,同时笔者引入一些课外材料,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对“比较法”的理解,最后学生在课上运用该方法完成一篇英文小短文。

第四阶段学生将进行基础语言知识的巩固。笔者结合教材课后的练习题以及笔者自己整理的相关语言知识点的练习,帮助学生回顾文中重要语言知识点。第五阶段主要是针对课后的拓展篇目;本阶段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将班上学生分成学习组,每组负责该文章的某一部分,然后自行准备每个组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最终各组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来进行课文讲解。

最后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笔者课前提供几个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情况,每个小组选定一个话题,组内成员根据话题来准备一场15分钟的英文辩论赛。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既让学生锻炼了口语同时又再次加深了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

3.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同学们在精读课上的学习积极性都有了普遍提高,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敢于用英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前在精读课上经常出现的“沉默不语”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在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学期期末的学生评价当中,精读课的评分有了很大提升,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整体打分居然达到98分以上,虽然这个评价数据不能作为教学效果的标准,但是也在侧面反映了学生对该门课的认可。

4.反思

在此次教学实践当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小组活动当中,教师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是充分参与的,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这种情况:小组内有的学生承担了大部分工作,而有的学生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参与小组活动;另外,由于每一章涉及的文章话题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任务设计上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有的时候任务的设计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这种课堂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汲取新的“营养”。

四、总结

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直接关乎能否实现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这一终极目标。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怎么样能够让他们学会应用这门语言来做事才是真正至为重要的。任务型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实现语言在实际场景的运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虽然在该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会激励教师们不断地实践探究。

参考文献:

[1]周薇.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3):36-39.

[2]马平.任务型教学法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J].外国语文,2011,27(2):133-136.

[3]Willis,J..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M].Harlow:Longman,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