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序亮
(永年县第六中学河北永年057150)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初中生重视课堂学习,忽略课外阅读。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1.课外阅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明确的阅读目的,可以避免阅读的盲目性,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而且还对课内阅读起着强化和促进的作用。学生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能增长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运用知识。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写作起着正向迁移作用,喜欢阅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学生,在他写作的过程中,口语和书面语反复转换、筛选的思维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常常自然而然地把那些在阅读中吸收的丰富词汇,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联想运用到习作中去,有时使人耳目一新。而那些阅读量少的同学,其作文的思维的主要意向却仅仅限于字词追索回忆,其中不完整、不准确的概念出现较多。例如,写有关课间操片段,有一位同学写道:“在音乐中,五星红旗慢慢升起”。例中的“音乐”一词概念太大,含义不明确。如另一位学生写道:“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很明显,后者的形象思维丰富,这与平时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必须加强课外阅读。以“读”为本。书刊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借鉴的各种需要,有力的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2.课外阅读要正确选择内容
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一本好书,能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能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读什么书,如何读书,这是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文学修养,审美水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直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起着重大的影响,阅读文学作品时,当作品中的人物在人们的脑海中树起了值得效仿的楷模,当作品的情境感化了人们的心灵,当作品宣扬的某种哲理,在人们的心境中得到回射,作品就对人们起到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初中生开始思索,富有激情,但缺乏理智。所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社会上的精神污染对学生影响很大,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往反方向发展。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不应只盯住几本课本,而应密切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点,引导学生读好书,精心挑选好书。
选取适合初中生年龄特征,思想水平的读物。从篇幅上可由短到长,从散文、短篇小说入手,然后发展到长篇小说。从内容上由浅入深,可以先阅读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童话、寓言等作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然后逐渐过渡到情节复杂、含义深刻的文学作品。
选取与课文相关或节选编入课本的中外文学名著,让学生立足于课堂,而放眼于整个文学宝库。在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的同时,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感化。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的理解。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3.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的确,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4.课外阅读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
自主式阅读教学;“自主式阅读”关键在于还给学生以“真实的阅读”,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让学生读时心无牵挂,完全自主,完全放松。
对话式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台、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对话式阅读要融入生活的体验,驱遣我们的想象,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应是理解文本创造意义的生成过程。在彼此敞开心灵的对话中相互体察文字里面的情思,交流文字里面捕捉的独特感悟,不仅开拓了阅读的视野,而且会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5.探究式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组织学生用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
合作的方式,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争辩讨论,以求初步解决问题;通过全班交流,提高参与率,并整台意见,即使一时意见不一致,也没关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的方法,体味与推敲。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个人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观点,并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使合作呈现出高的水平和质量。指导学生写探究性的小论文来整理探究成果。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探究的对象或问题、探究的方式或方法、探究的结果或心得等方面教给学生写小论文的方法。
广泛阅读对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提高阅读技能,积累阅读经验。引导学生从“知读”到“乐读”,还要“善读”。我们绝不能局限在45分钟之内,阅读教学也要开放,搞活,要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读写听说”全面提高。“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的孩子能自由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学习本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收稿日期: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