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教育教学服务中心532200
摘要:随着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和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语文也适时迎来了巨大的改革。早在上个世纪末期,教育领域就提出了减负这个理念。现如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效减负的概念。这篇文章通过阐述小学语文的现实情况,解释减负和增效减负的相关概念,从而得出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来的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随之而来的也就是个性化课堂的实现。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小学课程很重要的一部分,且占了小学教学课程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这也给语文课堂教学的增效减负提供了巨大的施展空间。关于策略,整体来说,应当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任务的实施。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玩与学兼顾。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
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是到现在,应试教育的压力逼迫学校不得不关注升学率这个尴尬的问题,这也导致了语文教学始终围绕考试和升学来开展。这个所谓的升学率成为了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学校因此也将分数作为教学质量评测的标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素质教育被逐渐重视起来。但不得不说,升学率还是让学校和老师困苦不堪。
二、减负和增效减负的概念
“减负容易增效难”,这是许多老师的一个普遍感受。减负就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活跃课堂气氛。增效,从字面就可以知道,它是增加效率的意思。增效减负的目的就是为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需要积极的力量,只有学生和老师团结起来才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只有团结起来,增效减负的观念才可以在班级中广泛传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具体说,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对于知识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主动地去汲取知识,由此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
在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下,减负增效,一方面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同时造就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另一方面,要求教学以班级氛围为辅,加强班级的学习建设,让增效减负的观念深入人心,造就出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
举个例子,老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不应该是以参考答案为准,而是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态来看,对于学生的答案没有切中题目要点的,应当采取引导学生的措施,对于学生独特的思维要予以肯定,这样一来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安排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课后讨论,然后到课堂上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原本比较枯燥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而且学生的相互交流还能增强交际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所在。
1.作业力求精简,实现减负的目标。老师减少作业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老师不能实行题海战术,应当选择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做,作业量要适当;(2)老师在课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做作业,让学生课后花到写作业的时间减少,在课上还可以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辅导;(3)课后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除此之外,老师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以发掘学生的知识短板。
2.以课堂为主,实现增效的目标。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地方,因此要实现增效就要注重课堂的建设,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多开展一些活动,对备课做到细致。同时,老师备课的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一些东西,而是应该拓展一些知识,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
3.综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艰难抉择,选择应试教育,增效容易减负难,要是选择素质教育,减负容易增效难。举个例子,现在家长都想要学生进名校,学生挤破脑袋都要上好学校的现象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这样一来,优秀学生都到了名校,普通的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增效减负的难度增大了。总结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方面的要求,进退两难。因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增效减负具有重大的作用。比如,考试这个事情,其实对于检验学习是一个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增加一些课堂上的小考试,减少一些大的考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实现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目的,一箭双雕。
参考文献
[1]杨自香试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6,(12):45。
[2]陈茂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116+120。
[3]覃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5,(16):62。
[4]李振速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6。
[5]赵世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