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关于生活与劳动课课前准备的设计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未成曲调先有情———关于生活与劳动课课前准备的设计与研究

陶汉娟

陶汉娟

〔摘要〕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石。有了课前准备设计,课堂教学就会有章有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优质高效,就可避免盲目和杂乱,课堂也会因为课前准备充分而更精彩、更有魅力。本文阐述了劳动课课前准备合作共赢,资源利用最大化;精心准备,潜能发挥最优化;巧妙设计,效率提高最快化,从而优化劳动课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前准备设计研究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过:“上课就像打仗,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将精力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预案设计上,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多方面预测,在教育实施中,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劳动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劳动,让劳动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怎样精心做好课前准备的设计,备好课,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劳动课课堂教学结构?我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

1合作共赢,资源利用最大化

1.1三者合一。很多农村学校对劳动课教学不重视,分析原因,除了每年要频繁应对上级部门对语、数等重点学科的检查与调研,在客观上牵制了对劳动学科的投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学校里缺少劳动骨干教师,没有正常的教研活动。于是我校从抓骨干教师队伍入手夯实基础。首先是领导重视,为加强劳动学科的基础建设,学校专门成立了劳动专业委员会,设置了劳动专职教师,劳动课的兼任相对集中,改变以往由班主任担任劳动课的搭课现象。每月按排一次劳动教研。这样就形成了一支学校行政领导、劳动专业委员会、专职劳动教师组成的劳动课教育队伍。学校还依托行政领导的力量建立劳动课前准备组,不仅调动了劳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为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为师师合作的课前准备奠定了基础。劳动课前准备组教师采用分工协作的形式,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规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共同研究选择教学策略,形成课堂教学方案的准备模式。①同学习课程标准等教育理论,寻求先进理念的指导;②共同钻研教材,寻求最优化的教学设计。

1.2资源共享。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走出职业孤独,学会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工作必需。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合作教学成为一种适应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以同年级的、同学科集体课前准备为切入点,可以充分显示集体的智慧,形成交互合作,共同探讨的良好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育思想找到理想的土壤;同时有利于组内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上的交流与碰撞,达成默契,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小组的整体功能,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教师在资源共享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会合作的基本技巧,即根据教师各自特长,扬长避短,善于倾听,亲切交流,适时沟通;同时学会尊重,学会正确的对话与互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堂劳动课是否高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教”得巧,只有“教”得巧,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快乐,学得扎实有效。不仅如此,在巧妙的“教”与“学”过程中,还可生成新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不断研究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课内外有机融合,促进知识与能力巧妙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2精心准备,潜能发挥最优化

2.1精心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1.1学情差异。摒弃传统的只备教案的做法,更要备“学案”,关注学生的学情差异,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与任务。劳动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都存在共同的课堂结构问题。劳动课的内容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必须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发展学生主体作用。特别是在劳动常识课的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巧妙设计为学生学好知识,掌握学法架起了一道梁桥。如教学《栽培反季蔬菜》一课时,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吃过、见过哪些蔬菜,再把这些蔬菜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自己了解的其他特点向同学们介绍……由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乐于交谈,可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轻松地交流认识蔬菜的方法:眼看、手摸、鼻嗅、口尝及耳听等。在自然的过程中,如何认识蔬菜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这样的课堂教育中,学生不仅运用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官认识了一些新的蔬菜,并且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达到了“会学”的目的。

2.1.2学能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面对不同学生的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来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积极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先学后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先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来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这样,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具有针对性,同时留给学生大量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2精心演示,激发求知精神。小学劳动教材中选择了人们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叶圣陶说;“材料无非是例子。”上好劳动课,特别是劳动技能课,要做到真正发挥教材的凭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范、巧妙,灵活的演示。因此,教师必须讲究演示的方式、方法,以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2.2.1切合学生实际。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演示。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掌握的技能,教师不必“画蛇添足”,可让学生充当“主角”进行演示、讲解。这样既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编制《小提篮》一课,农村大部分孩子都做过这类活,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可直接让学生到台前演示,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纠正,做到示范讲解有的放矢。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因自己“会做”而敷衍,相反,通过教师的巧妙点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会更加专注和用心。

2.2.2突破重点难点。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师不仅要进行重点讲解演示,还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配合演示。两者巧妙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悟操作知识,掌握技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如编制《别致的小鞋》和《漂亮的背包》这两课的教学,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做慢放动作进行演示,学生则能一目了然。因此,教师必须备好“课前示范”和“课堂示范”两个重要环节。课前,教师就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反复实践,总结出规律的操作方法,并将其操作过程在课堂上演示。凡是不易被学生观察清楚或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将全部要点———示范的步骤,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如《面包里的劳动》、《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整个过程不是一两天所能完成的。教师可以让录放机或课件来完成。教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巧妙结合,解决了课堂无法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教材的特点,教师巧妙地进行不同形式的演示,使学生乐学、善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精神。

3改进策略,效率提高最快化

捷克教育家夸美妞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次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丰厚的知识储备、先进的硬件设施,更要注意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运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配合的过程,不仅教师“用心教”,还要学生“用心学”。那么如何改进教学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呢?我的主要做法有如下两条。

3.1流露真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世界,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受到熏陶,获得体验,进一步感悟和理解技术的价值。如为了理解流程设计的目标、要素,我创设了一个“蛋炒饭”的情境,和组织学生搞一个“父母职业”模拟活动,形象直观地体现出父母平时对子女付出的爱和父母职业的辛劳,达到教学效果,同时也渗透了感恩教育。

3.2争当主人。除了传统的师问生答以外,还可以展开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等。如评价“作品”时,让学生作评委,对设计者提出问题,时刻体现以生为本的场面。

劳动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采用的一切方法措施都应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在教学中应注意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体现劳动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凸显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才能打造劳动高效课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课前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综上所述,课前准备的设计与研究是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的设计与研究,劳技课堂才会充满魅力,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候爱荣.劳动与技术,2010.3

2来利娟.劳动与技术,2010.3

3祝劼.劳动与技术,2012.3

4钟红梅.劳动与技术,2012.3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陶堰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