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育建筑设计策略探究和实践创作洪力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创新性教育建筑设计策略探究和实践创作洪力晨

洪力晨

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从长远看来,教育无疑是强国之本。为了回应时代的需要,中国的教育建筑设计及其实践创作模式,正在转变为更加开放与人性化的多元化模式。本文在探究了教育建筑设计创新性的基础之上,结合其在实践创作中的相关应用,进一步指明我国当下教学建筑设计创新性之必要及其方向。

关键词:教育建筑;创新性设计;生态理念;实践创作;公共空间

引言

随着工业化、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与教育事业之地位的不断提升,教育建筑已经不再只是承担为学校教学提供活动场所的单一职能,高水准的教育建筑设计越来越被看作,区域文化沉淀与历史传承的重要标志。无疑传统式教育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亟需更新迭代。

一、传统教育设计理念的局限性

在以开发商及业主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时代,无论是教育部自主建设还是其与开发商共同建造的公立院校,其本应具有的常规教育建筑空间均在开发商快节奏、流水线式建筑生产过程中,被压缩地异常贫乏。逐步趋向单一、呆板的传统教育建筑设计理念正在成为教学活动创新的一大阻碍。以常规教学建筑设计为参照系,传统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催生了以“教学功能房”为核心的教育建筑布局形式,教育建筑内部空间形式相应变得异常单一、刻板[1],为了回应教学活动主体开放更多公共空间的呼声,贯穿生态理念的多层次、内外联动的以“加强公共空间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建筑设计创新模式,正在成为教育建筑实践创作中的新热点。

二、创新性教育建筑设计策略探究

1.室内外公共空间联动

教育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无疑是该建筑的重中之重,其与所属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关系到整个校园建筑的美学体验与其实际使用的便捷舒适程度。加大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建设投入,无疑是跟上当前日新月异的教学创新步伐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开放式联动与交融,就需以各种布局方式及灵活多变的手法,在尊重区域特色的前提下,以渐变方式实现教育内外部空间的和谐过渡。其中,善用开放式公共空间的联动作用是实现教育建筑室内外空间平稳交融的利器。

校园建筑应当合理规划一定的公共交流区域,从而使得景观庭院、功能连廊、建筑平台等公共空间元素得以将功能组织、流线组织、活动组织相统一。尽管多层次且复杂繁多的空间诉求,时常与紧张集约的用地规划相矛盾,但只要在合理规划的同时,灵活驾驭多种创新性高效空间应用手段,如下沉覆土、局部架空及屋顶利用等,就能够将每一寸空间充分利用,尽可能多地营造出多层次、人性化的内外部校园空间联动效应。至此公共空间不再是消极的被剩余区域,而是积极的可以启迪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建筑空间。

2.教育空间的开放式拓展

当下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呼吁现代教育建筑设计突破传统教育设计理念的局限,结合越来越多样化的创新性教学活动,实现自身开放式、多层次性的模式转变。现代教学模式在配合学生愈发丰富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多种多样的室内外师生互动教学的培养活动。相应用以开展教学活动的空间亟需进行颠覆性扩展,才能满足逐步趋于多式多样的教学实践需要。

而在实践应用中往往将传统式的普通教室由大小约60㎡改造成120㎡左右的大型综合性教室,其中取适当区域用作日常教学区,其余部分则被巧妙地设计成小型舞会池、实验台及演奏厅等结合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学习交流场所。由此各种体验式教学空间的作用不再只是单一的教学活动场所,而是承载着各种各样学习场景的极具舒适性的互动平台。

3.生态建筑理念

生态建筑即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交融形成的建筑形式。生态理念主要体现在满足教学功能的基础之上,能够同时兼顾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生态建筑专注于保护环境及资源节约,强调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相应资源及能源的消耗。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是:营造绿色舒适的室内室外环境,将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指数降至最低,始终贯彻绿色低碳理念,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力求教学功能与生态形式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平衡。

在校园建筑创作实践中,设计师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往往倾向拘泥于表面形式,单方面只重视所设计建筑的外立面形式(例如色彩、材质等),却极少关注建筑最本质与核心的内涵(建筑使用的舒适度、对自然生态的诉求等)。好的教育建筑在为师生创造舒适教学环境的同时,还应当承担起保护周围环境(即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等)的重任。浮于表面的生态口号并不能完成持续保护环境的任务。只有将科学的生态化技术实际应用到普遍的教育建筑设计中去,才能减少对自然界的无限度索取与实际损害。

三、创新型教育建筑的实践创作

在此以浙江宁波效实中学东部校区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于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创新设计方式的应用。该项目完工于2018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建筑面积为54116.0㎡,被誉为充满体验感、场所感的情景式校园之典范。“活力之丘”与“知识方圈”的构建突破了传统校园的呆板与乏味,为学子营造了自主学习且富含趣味的教学空间。

1.活力之丘

校园核心——“活力之丘”以高低连绵的草坡形态承载师生主要日常教学活动。具体由被一座约可容纳300人的户外观演台阶所联系在一起的,高差5.5m的地面漫步广场与下沉露天舞台组成。周围突出的多个观景露台均以广场为中心形成一定角度的偏转,在下沉舞台区域营造出空间及视线的高度向心性与仪式感。

校园公共空间功能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均分散于活力之丘之下,围绕中心广场串联成环形空间序列。应用于活力之丘屋面的反梁结构构成视觉上的平整顶部,不仅提升了架空空间的整体性与延展度,且保证了建筑在宁波湿润多雨气候的全天性持续使用。多层次的活力之丘使得校园富有多层次性,并与周边建筑碰撞出巨大的空间活力。

2.知识方圈

新校区采取国际化教育模式,课堂、图书馆之外的校园空间随之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知识方圈”的设计由此而来。其是由南北教学楼中两座高度不同的中庭及彼此连通的宽阔走廊所构成的空间。中庭的台阶、屋面的空中庭院、建筑四周的室外平台以及屋面采光天窗等新颖设计元素的采用,在增添建筑空间趣味的同时,促进了不同楼层间的互动、激活了四周功能区域,将教与学成功扩延至该教学建筑的每个角落。

被设计成紧凑、集约特色的正方体的知识方圈,以院落为中心呈回字形布局,首层架空及局部内凹的操作,使得教学方块轻盈自在地漂浮于活力之丘之上。模块化的平面布局与规整的主网实现了教学空间的灵活,为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预留了可变性与适应性。

结语

教育建筑不仅仅是功能容器,它肩负着以教育为最终目的的文化职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教育模式对当下教育建筑创新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教育建筑设计本身除了要适应教育模式的整体发展,更要以自身的创新设计带动教育迈向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芳.教育建筑设计思考[J].城市建筑,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