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朱彦玲(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治疗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3DCRT治疗,观察组采用SMART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在近期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消化道、泌尿系统以及骨髓抑制等方面的急性毒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治疗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时采用SMART,能够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且毒副反应相对比较少,有效改善了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9-0027-01
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大的手术难度,难以彻底清除病灶,且化疗敏感性差,因此对患者采用放疗进行治疗是最佳选择[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三维放疗模式不断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2]。为了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治疗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笔者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40例,均符合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1]。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30~75岁,平均为(49.34±4.14)岁。观察组年龄29~74岁,平均为(48.22±5.31)岁。两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的PTV剂量都是50Gy,单次剂量是2Gy。观察组对9个野等中心进行照射,入射角度分别为0度、40度、80度、120度、160度、200度、240度、280度、320度。将PTV看做参考剂量,需要25次达到处方剂量25Gy、1次2Gy,并进行25次CTV60Gy、1次2.4Gy。对照组运用正向原理,用4~6个野,将PTV看做参考剂量,需要25次达到处方剂量25Gy,在缩野之后再次进行5次CTV10Gy。
1.3近期疗效的判定及毒副反应的评价治疗结束1.5~3个月,根据临床检查结果进行评价,根据WHO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肿瘤完全消失(CR)、肿瘤缩小50%以上≥4周(PR)。
毒副反应的评价可以根据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胃肠道、泌尿系统以及骨髓抑制急性放射反应。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70%。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P值P<0.052.2比较两组的毒副反应观察组在消化道、泌尿系统以及骨髓抑制等方面的急性毒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RT)指同一个照射区内对肉眼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同时进行不同分割剂量的照射方法,不需要再次缩野追加剂量GTV便可以获得根治量,还可以在不降低靶区剂量的前提下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3]。和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不仅在治疗中只需要一次计划,还有效避免了再次计划的复杂性,减少了治疗时间,而且为患者节省了部分治疗费用,减轻了医疗负担。同时,该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肿瘤克隆源细胞的增殖速度,更好的显示出肿瘤控制率,且毒副反应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4]。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灶的解剖关系十分复杂,靶区不规则,CTV、GTV的形状有显著的不一致性,因此,常规IMRT的剂量区很难和靶区适形。近年来,SIMRT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在给肿瘤靶区进行高剂量照射的同时给予1次低剂量注射,具有多个剂量水平,从而为肿瘤靶区采用不同剂量照射[5]。研究结果显示[6],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局部控制情况和剂量多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增加局部剂量,能够有效提高局部控制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0%),且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时采用SMART,能够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且毒副反应相对比较少,有效改善了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1]陈真云,盛修贵,秦中平,等.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03):226-230.[2]何少忠,孙新臣,肖震宇,等.高分级脑胶质瘤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与剂量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09):900-902.[3]蒋美萍,王晓莉,李康明,等.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01):122-124.[4]金献测,易金玲,周永强,等.鼻咽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新的计划质量评估指标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02):3978-3983.[5]张光林,陈曦,张绪良,等.PET-CT在早期鼻咽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19):45-47.[6]温翠侠,任洪荣,丁纪,等.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2(06):6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