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艺术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用教育艺术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杨欣霞

杨欣霞陕西省铜川市七一路小学727000

摘要:有人问:学生家长最怕的是什么?答曰:学生家长最怕的是老师请他们去学校或者家访。只要接到老师的电话,或者老师到家里来,家长总是诚惶诚恐:一定又是孩子惹祸了,要不就是考试考砸了等等。作为老师,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求我们讲究一些与家长联系的艺术,用教育艺术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关键词:教育艺术家长学校新思路

作为老师,其实不能只在孩子出了问题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才找家长,平时也可以运用教育艺术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联系一下,给家长一个惊喜,这样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让家长满意,而且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巨大,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一、给家长一个面子

讲究一下教育方式,给家长一个面子,一个台阶,有助于家长克服惶恐和失望心理,对于加强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和配合是大有好处的。

案例:有一次,我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得知一个学生的父母喜欢打麻将,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对父母非常失望,在作文中流露出悲观情绪。于是我找这学生了解了情况,放学后和孩子一起去她家,发现家里有两桌麻将正在进行。见老师来了,家长忙放下手中麻将。孩子的妈妈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辈子是完了,就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我叫孩子去做功课,把作文交给家长说:“这篇作文,好几位老师读了都很感动,我们准备推荐发表,现在来征求你们的意见,并请你们帮忙改改,让它更感人。”两位家长一起读着孩子的作文,母亲流泪了,父亲说:“老师,虽然你没有批评我们,但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是不称职的家长,把作文留下来,今后每当我们手痒的时候,就看看这篇作文,我们就会克制的。”我说:“我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少玩一会,逢年过节朋友相聚,打打麻将也没什么。为了孩子的成长,希望你们能多关心她,平时和孩子谈谈心,沟通一下感情,孩子会理解你们的。”

点评:巧妙地对待过错,给家长一个面子,一个台阶,让家长自己去改正,这样比批评和责备更有效。

二、给家长一点宽容

老师和家长之间常常会有很多误会,家长往往为了孩子,对老师有意见、看法还不敢说;老师呢,常常是听到家长的意见,便在学生身上发泄,或当面和家长发生冲突,造成双方关系紧张。如果老师能多点宽容,也许会消除误会,达到家校融合的目的。

案例:一次我无意听到几个人议论学校乱收费的问题,一个家长说孩子班上收了些什么费用,牢骚很多,其中就有一个我班的学生。我听明白后,了解到这个学生用了不正当的手段,撒谎从家长手里要了些零用钱,说费用都交给了老师,结果家长误认为班级乱收费。为此我向家长解释,并说明自己有责任,工作做得不细致,让孩子钻了空子,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事后,这个家长很愧疚,但我并没有责怪家长,更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老师的宽容,让家长和孩子很感动,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请求老师原谅。对此,我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三、给家长一点帮助

案例:一个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待人没礼貌,对爷爷奶奶父母很不尊重,在家里为所欲为,常常出言不逊。有一次孩子骂了爷爷。我知道后,及时引导教育,让其进行换位思考,并给他讲了古人尊老爱幼的故事,推荐有关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书籍,对他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教育,令其回去给爷爷赔礼道歉,并订了几条尊重老人的规矩,要求他每天吃饭前背诵尊重老人的名言,并且和家长保持联系,时常询问他在家的表现情况。渐渐地,这个孩子进步了,在家里对老人有礼貌了,还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来教育不懂事的弟弟妹妹。对孩子的变化,家长非常感激。对学生的进步,自己也很欣慰。孩子的爷爷奶奶逢人就夸:还是老师的教育方法好,把孩子交给老师,他们放心。

点评:老师略用教育艺术,尽了自己的教育职责。老师给家长一点帮助,让家长感动,以后家长能不支持配合你的工作吗?

四、给家长一份信心

有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前途失去了信心,班主任就应该适时使用教育艺术及时给予帮助。给家长一份信心,就有可能给孩子十份信心。

案例5:新学年伊始,班里转来一位新生,任课老师和学生对他意见很大。我观察了很久,发现这个孩子并不是不可救药,其身上还是有闪光点,对症下药,肯定能进步,要是想办法促进他一下,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计上心来,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放学,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特殊作业,让大家回去找这个学生的优点,第二天来向同学们汇报。次日下午,我把家长请到学校,在作文课上花了十分钟时间,让同学们给这个学生找优点。听了大家的汇报,这个学生感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家长也深感意外,说从来就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这么多优点,更没想到老师会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这个学生后来反省了自己,在班上主动请同学给自己找毛病,也找出了不少问题,他在日记中反思到:“我从来就不知道同学们还这样看得起自己,我决心改正缺点,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老师我从心里感谢您,您比我父母好。”后来,这个学生进步很快。看到学生的变化,我心里很欣慰,家长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对孩子充满了信心,赞扬老师教育方法好。

总之,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共同携手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