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齐加禄

——浅谈《荷塘月色》的语言美

齐加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乡九年制学校733000

就语言来说,《荷塘月色》堪称现代散文中的杰作。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荷塘月色》的语言美。

朴素、清新、含蓄而富有哲理性。文章开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表明全文所要抒发的感情,统领全文,是文章的主眼。作者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家、人民又陷入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对现实极为不满,但又不明确出路在哪里。因而内心感到苦闷、徨徬。同时作者又具有不愿意与黑暗势力妥协和洁身自好的情操。他要排解这种郁闷之情,所以由这一句开头,便自然引出到月下荷塘去消愁的想法。

第三自然段既有自然含蓄的内心独白,又有富于人生哲理的语言。这里且引几句:“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凡是有过愁闷而不得解脱的人,或因不得意受过压抑的人,读了这几句总会引起共鸣。这“独处”的自由确实能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大为解放的轻松感。这也正表达出作者在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不舒畅。因为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不能想,甚至不准想的,在独处的时候,谁也无法干涉和阻止他去想,所以“便觉是个自由人”。这话蕴含着多么丰富的生活哲理!既是生活的真实感受,又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思想意义,可以说是点睛之笔。

文章写完荷塘月色四周朦胧苍茫的月色之后,笔峰一转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多么耐人寻思!当作者正受用着“这无边的荷塘月色”之际,忽而被蝉声和蛙鸣破坏了那宁静的境界,使他感到“什么也没有”。显然感到没有的是自由,是欢乐,是舒畅。这不正衬托了他心情的沉郁和寂寞吗?

形象、生动而有韵味。这里要说的是贴切的比喻的妙用。本文在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时,大部分是用比喻句构成的画面。

如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喻荷叶的挺而高,突出微风中荷叶“婆娑起舞”的形象,给人一种美的感觉。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来比荷花的亮色和风姿,使人十分动情。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读者不妨闭上眼想象一下,在“牛乳中洗过”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把难以捉摸的幻觉比作“笼着轻纱的梦”,可谓细致入微了。既自然贴切而又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寻味。最妙的是,把微风送来荷花的缕缕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把塘中不均匀的月色说成是“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在修辞学上称之为“通感”的手法。在心理学上叫作感觉“借移”。这种方法往往是把两种不相连的事物放在一起,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了。荷香本是感于嗅觉的,在此转化为听觉的形象了。月色本是感于视觉的,在此却转化为听觉的形象了。这种方法,初读似乎有点费解,但细细玩味,会令人感到进入“余音绕梁”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可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驰骋。

引用古人诗句以增文采。在描绘荷塘月色之后,作者摘引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的诗句以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以及对江南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增添了本文的语言美。

《采莲赋》里的几句是描写古代(六朝时)一个“热闹”、“风流”的季节,青年男女在茂密的莲湖上采莲嬉戏的场面。

《西洲曲》中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四句所勾勒的画面正与作者眼前景物相似,因而自然的产生一种联想、想到江南的故乡了。借助古人的诗句来表达这种思想,比自己直说出来更为含蓄有力,更显精彩。

遣词造句的创新性。“羞涩”、“波痕”、“朗照”等等词语,都不平淡,不一般化,给人一种新鲜感,富有表现力。用“波痕”一词形容微风吹过荷塘所表现的印痕,极为精当。这是经过仔细观察的结果。若用“涟漪”一词也似无不可,但不新奇,若用“波纹”、“波浪”便不切合实际了。“波痕”一词说明水面的纹路是浅浅的、淡淡的,比涟漪还轻,恰到好处。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个“泻”字生动地表现出月光笼罩下整个荷塘的静态,使人如闻其声,而且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还应提及的是文中用了很多迭词。这也是语言美的因素之一。为了强调事物的性状,在叙写时用了“蓊蓊郁郁的”、“曲曲折折的”、“隐隐约约的”、“田田的”、“淡淡的”、“亭亭的”……等等,约有三十处之多,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娓娓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