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假日电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浅谈假日电视

王菁玉

王菁玉

(辽阳广播电视台,辽宁辽阳111000)

中图分类号:G22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94-01

假日电视,是相对于常规电视而衍生出来,为了满足电视观众在双休日、黄金周和节日等公共假期的收视需求的节目形态。笔者认为在公共假期占到全年三分之一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假日电视,做好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我将从假日电视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假日电视的常见种类和地市级电视如何定位假日电视三方面来阐述个人观点。

假日电视往往被业界冠之“特别节目”,即指假日电视从选题形式到时长风格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常规电视节目,是具有假日经济特征的精神消费品。在我国,假日电视的传统代表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80年代开始,地方电视台仿照中央电视台录制各类晚会节目填充假日时段,假日电视的制作任务通常交由各台的文艺部组织承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电视广告节目的增多,一些带有软性广告性质的经济类专题在假日找到了理想时机,洋洋洒洒,极尽铺陈。观众因为受到广告专题吸引产生了某种消费冲动,形成主观印象。电视台与广告商在这种合作中都得到丰硕的物质回报。晚会和软广告与电影电视剧在假日电视里三分天下的辉煌历史在人们的记忆里根深蒂固。至今我们还能偶尔看到类似的影子,比如电视台选择在某个假日或春节前播出正面宣传某知名品牌企业的专题。今天回过头看,晚会也好,软广告也罢,在上星频道竞争的年代里,这类节目平日里稀松常见,如果在假日达不到叫好又叫座的水准,找不到恰当的宣传平台,是很难再掀收视狂潮的。填补时段固然可以,如果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往往难以收回成本。经过摸索和观摩西方热播节目,从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率先变脸,先后推出《国庆七天乐》、《超市大赢家》等节目。这些节目的共同点是格调轻松、欢快,具有一定的悬念,适合全家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共同观看、讨论,可以实现充电、怡情、舒缓心情、排解压力、调整情绪等目的,充分迎合大众对假日电视的精神依赖。节目一经推出,在全国上下产生强烈反响。一时间,省级电视台纷纷效仿,出现了风格相近、模式相同的诸多版本。随着观众新鲜感的淡去,加之这类节目创新能力不强,制作水平低下,不久就以改版下马的结局收场。

经历了几年的沉淀,目前我国假日电视大致呈现为以下几类:一是晚会类,以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为代表;二是软广告专题,对单位产品的正面宣传居多;三是编辑类,如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快乐直通车》等。《艺术人生》等中央电视台栏目也推出过将往期播出节目重新组合编辑的节目。这类节目的看点有三个:一是主题,二是点评,三是包装。虽然是观众熟悉或是似曾相识的节目内容,但是因为深受观众喜爱,有新的注解,有新的包装,因而会再次勾起固有收视群的收看愿望,同时原本对此类节目没有关注度的新面孔也因此成为新的收视群体。四是纪录片类,这种类型通常是为了纪念某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或时代意义的日子,如建国50周年,奥运会,世博会等。五是娱乐类。根据内容分为益智类、文体类、户外游戏类、小品类。如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非常六加一》、《超级大赢家》等,湖南电视台的《奥运向前冲》等。六是真人秀类,包括选秀PK类节目。如深圳电视台的《饭没了秀》、江苏电视台的《老公看你的》等。七是咨询服务类。如北京电视台的《魅力周末》。八是体验类。如辽宁电视台的《劳动最光荣》。除了以上八类常见假日电视节目,一些电视台结合假日特殊文化意义和观众的关注点,对原有节目的形式和选题加以创新,形成假日里一道视觉风景,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在假日里制作《大家断案》特别节目。嘉宾和现场观众与主持人共同细致梳理分析案情,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参与进来,调动百姓的法律知识和推理能力,使他们在观看过程中收获感悟和成就感。在全国推行法定假日的过程中,我国各级电视台在假日电视的策划制作方面日趋成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一些节目从某个假日开始脱颖而出,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流程,从此成为某些特定假日的招牌菜。如中央电视台的《国庆七天乐》。有些节目从假日扩展到工作日,分成常规和假日不同版本。有些电视台的假日电视则摆脱栏目束缚,从频道内到电视台不同时段间形成呼应、关联的结构,积聚人气,提高电视台在全国范围的吸引力。

在分析和总结省级以上假日电视的基础上,地市级电视台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纯粹的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电视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同样忌讳依葫芦画瓢,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地市台做好假日电视应该坚持几个原则:一是放平心态,不要好大喜功,追求高大全。我们承认只有私家菜馆甚至小饭馆的实力,就不要比照五星级酒店的菜谱和排场。做回自己好了。九五之尊的皇帝同样也对宋嫂鱼羹赞不绝口。二是寻找差异,突出优势。地市台节目没有上星的高度,但是它对本市观众的影响最直接,摸得着看得见。它的优势在于贴近和平易,让人信服,引导作用直接。三是发散不同假日的文化内涵,不媚俗,健康向上。一些电视台的假日电视节目由热转冷的死穴往往就在于格调不高。单纯的模仿带来虚高的收视率,缺乏创新,制作水平不高导致先天不足,格调不高的缺点很容易成为观众审美疲劳、兴趣转移的理由。今年辽阳电视台策划了一系列节目,收视效果出现明显提升。比如在新年和春节前后,该台的《劳动就业》和《周末赛场》两个栏目组分别策划了《爱心行动》和《温暖之旅》两期节目。这两期节目都是记录由当地电视台发起的公益活动的节目。《爱心行动》是通过劳动部门挑选自强不息的困难职工典型,给予社会的关爱和鼓励。《温暖之旅》则是通过团市委向社会爱心人士发出倡议,由社会志愿者的代表——爱心企业出资向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分享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两期节目都紧紧依托栏目主要关系群,突出栏目办播宗旨,与常规节目衔接得自然,不突兀,同时通过假日营造公益活动氛围,起到了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如今电视台活动类节目、公益类节目在荧屏很火,但如果为做节目而做节目,为秀活动而做节目,容易让观众茫然,进而流失原有收视群。电视节目是精神产品,虽然不主张说教,但导向意识仍然不容忽视。由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温暖之旅》由单期节目演变成系列节目。公益行为不断延续,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这档节目受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