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康永忠

临夏州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在骨肿瘤诊断中应用X线及C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152例,均通过X线及CT进行影像学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相比较,分析X线及CT的诊断价值。结果:152例患者经X线检查132例与病理检查相符,相符率87.50%,经CT检查14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相符率93.42%;X线检测符合率低于CT检测结果,但符合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别骨肿瘤是否良性,或者恶性的难度较大,X线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体现出相应的特点,但明确诊断难度依然较大,临床上应将症状、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与组织病理检查等信息综合后进行判断,尽可能提升正确诊断率,避免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

【关键词】X线;CT;骨肿瘤

骨肿瘤是一种临床发病率不高的全身性肿瘤,但近几年临床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对于骨肿瘤患者而言,在病情发展早期明确诊断,有利于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并从一定程度上促使手术顺利完成,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1]。随着影像学技术在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大,CT及X线逐渐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熟悉及欢迎。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152例,均在入院后行X线及CT影像学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统计其相符率,旨在为临床研究X线及CT在骨肿瘤诊断时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数据。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152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22-75岁,年龄平均(48.3910.55)岁;肿瘤发于股骨者52例(34.21%),脊柱者10例(6.58%),发于肱骨25例(16.44%),胫骨21例(13.82%),腓骨44例。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受试者均在入院后接受X线及CT影像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其相符率。我院放射科X线影像学检查仪器为FCT5000型X线机,每个患者均需拍摄X线正侧位片以及斜位平片[2];CT影像学检查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SOMATOMSpirit多层螺旋CT机,扫描横断面,扫描层厚及每一层的间距在3-5mm范围内,而矩阵则设定为512×512;若患者骨肿瘤病变发于四肢,则需两侧对照拍摄,便于对比;选择骨窗,和(或)软组织窗作为观察面。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t检验及x2检验,当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检查结果与X线、CT检查比较

152例患者经X线检查130例与病理检查相符,相符率85.53%,经CT检查14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相符率93.42%;X线检测符合率低于CT检测结果,但符合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肿瘤类型分析,包括(1)病理骨软骨瘤32例(21.05%),X线35例(23.03%),CT30例(19.73%);(2)病理骨巨细胞瘤29例(19.08%),X线25例(16.45%),CT30例(19.73%);(3)病理骨肉瘤33例(21.71%),X线40例(26.32%),CT31例(20.39%);(4)病理软骨肉瘤30例(19.74%),X线31例(20.39%),CT33例(21.71%);(5)病理淋巴肉瘤19例(12.50%),X线15例(15.13%),CT18例(11.84%);(6)病理脊髓瘤9例(5.92%),X线6例(3.94%),CT10例(5.26%)。

2.2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

经X线摄片结果显示,骨质破坏为骨肿瘤X线片主要特点,多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呈膨胀样,骨质破坏区域边界多清楚,有骨膜物质反应,少部分可见多个钙化灶,大小不等,灶内密度不均匀,部分增生或硬化。若肿瘤为恶性,可见筛孔或斑片样骨质,病灶边缘不清晰,形态不规则,骨质内部或软组织均有瘤软骨,及瘤骨存在。

2.3CT影像学检查结果

CT横断面扫描显示,骨质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可见硬化及增生样改变,病灶边缘呈现钙化反应,有骨膜反应,软组织在CT片上显示为肿块影。恶性肿瘤CT扫描片则显示骨皮质出现筛孔样破坏,病灶边缘硬化密度较高,出现碎片样病灶,或缺损面积较大。

3讨论

骨肿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肿瘤,病灶可累计全身骨骼,如病情发展至恶性肿瘤,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应在骨肿瘤早期及时进行有效诊断及治疗,以达到尽可能提高治愈率,促使患者生命存活期延长的目的[3]。CT及X线是临床常用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骨肿瘤的诊断及明确类型具有一定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非肿瘤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类似,而同一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也存在一定的不同,而不同种类肿瘤影像学表现也能相似,因此在临床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时鉴别难度较大。按照肿瘤病理及预后,可将骨肿瘤大致分成良性与恶性[4]。X线影像学检查具有操作便捷、经济性较好、影像学信息量较大等诸多优点,在骨肿瘤诊断中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显示出肿瘤病灶位置、大小、与邻近组织关系,对肿瘤的良恶性,是否出现复发及转移等均能做出一定的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X线摄片中人体结构会出现一定的重叠,对明确诊断可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CT可清楚显示肿瘤对骨质及髓腔等部位的侵蚀情况,以及瘤性软组织情况等,还能清晰提示病灶位置、病变范围等,而且观察窗可灵活调整,有利于充分观察病灶及软组织肿块等,但因空间分辨率不足,故无法清楚反映细小骨膜反应情况[5]。

本次研究中152例患者经X线检查132例与病理检查相符,相符率87.50%,经CT检查14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相符率93.42%;X线检测符合率低于CT检测结果,但符合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X线及CT均可作为诊断骨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肿瘤鉴别难度较大,需同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鉴别骨肿瘤是否良性,或者恶性的难度较大,X线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体现出相应的特点,但明确诊断难度依然较大,临床上应将症状、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与组织病理检查等信息综合后进行判断,尽可能提升正确诊断率,避免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

参考文献:

[1]杨庆艳.X线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176-178.

[2]陆鹏社.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7):118-120.

[3]苏循玉.X线检查与CT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6):184-185.

[4]张研.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4):48-49.

[5]李有玲.53例骨转移瘤患者X线及CT的诊断分析[J].大家健康,2014,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