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运用能力培养的探索

/ 1

地图运用能力培养的探索

徐淑伟张海传

山东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徐淑伟张海传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时间、空间信息,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的中心环节。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地图运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内容,地理高考评价目标也明确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教学中往往缺乏对这方面的系统指导,这很难适应无图不成题的地理高考发展趋势的要求。基于此,建议从五个方面来弥补这一能力上的缺口,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一、识图

识图是形成地图能力的起点,它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使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能在图上辨认方向、会换算比例尺、懂得各种图例和注记;二是使学生掌握在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方法,了解分布图、统计图、地理联系图表等一些专门地图的概念。第一阶段的知识在初中地理中已学过,而一些专题地图的概念则散布在初、高中的不同章节中,教师一定要整理归类,分类渗透。

二、读图

读图的基本要求是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读图技能。地图是以图的形式来表达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读图就是应用地理知识来解读地图信息的思维过程,是一种能够根据地图上的符号、数字和颜色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和地图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图习惯。一般可从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正确读图的方法,在读图前明确读什么,读图中明确怎么读。读什么?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的内容是不同的。如分布图,首先读图名,明确是什么地区的什么类型图像;其次读图例,明确图上符号、代号或注记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再次读比例尺和指向标,明确图上范围大小和方向;最后重点读具体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统计图应先读标题、图例和数量指标的单位,最后重点读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地理联系图表重点读地理事物逻辑联系的线索及其因果关系。怎么读?一要有重点,二要多角度,三要注重图的整体性。在指导学生读图时,应遵循三个原则:1.图文结合的原则。要把地图和教材的文字紧密结合起来,使地图和文字优势互补,用地图使文字直观化、形象化,用文字去解说地图中地理对象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2.精简的原则。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十分庞大,要帮助学生有选择地提取地图中的信息。读图之前,要引导学生确定好读图主题,从而使学生在读图时有明确的阅读目标。3.联系的原则。在读图中应注意多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既激活了旧知识,又将新知识纳入了原有知识的网络中,有助于发展记忆、联想和综合概括地图的能力。

三、析图

仅仅会阅读地图,能从图上直接获取到某些信息点是远远不够的。为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隐性信息,应在读图的基础上加强析图。所谓析图,就是对读图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取舍和重组,归纳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析图过程是将所获取的大量分散的信息上升为条理性强并高度概括的信息的过程,是经过再加工、再创造所获取的高度概括了的信息。

析图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读图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理顺好析图的思路,再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决定对读图信息的取舍。教师要用提纲挈领式的文字或表格等总结出析图的思路,给学生提供析图的样本和范例,使学生在模仿中不断提高析图能力。让学生学会一图多思、多图并用的方法,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结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四、绘图

“绘制图表、缺图补图”要求学生能模仿、记忆、想象,绘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动手操作的阶段,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来考虑,可采取以下几种训练形式:1.描摹:用透明薄纸临摹政区图和分布图。2.填绘:在空白填充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或分布区。3.仿绘:仿照课本插图自绘地理略图和素描图。训练学生绘图制表、缺图补图的技能,使图植根于学生脑海,让学生准确地储存和迅速地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五、忆图

学生在长期的识图、读图、析图和绘图的训练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一幅幅图像输入到大脑,并留下印记,构成了心理地图。这样学生就可根据考试出题的方向和要求,不看教材插图、地图册,通过回忆提取相关信息完成有关的读图或填图题。

此外,还要掌握图文转换的方法,着重提高用图分析能力,主要是指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通过变换培养用图能力,通过图图变换或叠加图形或改变设问角度等方式提高用图分析能力。

地理高考题中,读图析图题型所占分值越来越大,教师要重视学生地图运用能力培养,让学生从不同图中都能准确获取地理信息并应用信息解决问题,要把这一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