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nceandUpdateofUrbanStructure院TheContinuationoftheStreetSpaceintheDevelopmentofHexiAncientTown
孙朋涛淤SUNPeng-tao曰容丽晖于RONGLi-hui(淤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500;于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650500)(淤FacultyofArchitecturalandCityPlan,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500,China;于FacultyofCivil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500,China)
摘要院城市肌理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演化的产物,是一个城市人文记忆和历史信息的载体,如何在城市肌理中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解读城市的人文记忆,构筑城市的美好未来,必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河西古镇开发中如何保护原有城市肌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做到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和风貌特征的同时,又能改善人居环境,使新的城市肌理能够“有机切入”原有肌理,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Abstract:Urbanstructureis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thehumansocialhistoryandproduct,whichisthecarrierofthehumanmemoryandhistoryinformation.Howtocontinuethehistoricalcontextandinterpretthehumanmemoryandconstructthebrightfutureofthecitieswillbecomethefocusofthecities'developments.InthedevelopmentofHexiancienttown,howtoprotecttheoriginalurbanstructure,continuethecity'shistoricalcontextandprotectthecity'shistoricalinformationandstyle,atthesametime,improvethehumansettlementsandmakethenewurbanstructurebecome"organicentry"theoriginalstructure,becometheurgentrealityproblemspaidattentiontosolving.
关键词院城市肌理;街道空间;人文记忆;历史文脉Keywords:urbanstructure;streetspace;humanmemory;historicalcontext中图分类号院TU98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8-0106-020
引言城市肌理是指宏观尺度上的城市实体或城市空间,在二维状态呈现的易为视觉观察出规律的形状特征。城市实体主要指建筑物、构筑物等,城市空间主要指街道等。而文章则侧重于街道空间。
城市肌理的形成、发展、变化乃至消亡是依靠城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时间上,城市肌理是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街道的土地利用方式等社会、经济、文化内容的叠加;在空间上,城市肌理表现为城市实体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的一种可识别的整体意象。
1影响城市肌理的因素城市肌理是架构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之上的一种复杂的聚居格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状态。影响城市肌理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居住形态和社会结构等。
2河西城市肌理的成因2.1自然环境河西古镇全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地势西高东低。它以普应山做枕,凤岭为屏,左有琉璃山之壮伟,右有螺峰山之雄峙,前享浦泽之滨湖。整个古镇坐西朝东,后有靠山,前带流水,侧有护山,远有秀峰。
2.2历史传统明成化7年,县治迁至河西,在南北建二楼暂备守望,万历年间,以柏家龙潭(三眼井,已覆盖)为中心修筑椭圆形土城,因先有庐舍而后建城,街道不甚整齐(图1)。明崇祯六年改建成石城,周围2.3华里,城墙高一丈余,厚数尺,雉数白,开四门。清同治十三年,城墙增高五尺余,并于城周围凿壕沟蓄水为卫。光绪初年,又加建四角炮阁。
民国16年(1927)在城之四角增筑碉堡,以防匪乱。
2.3文化观念河西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受到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河西镇庙宇、祠堂、牌坊等对城市肌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河西土城的基本形制类似蛋形,是受到了道家风水思想的影响,寓喻为“蛋”中能出人才。同时,为了防止河西风水的流失,城中无西大街。
2.4社会构成河西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古镇,有汉、蒙、回等多个少数民族。从古至今,这些民族的行为模式、居住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在当地的城市肌理中必然会有充分的体现。
2.5居住形态河西作为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古镇,这些民族的居住习惯和建筑艺术、风格等在当地的民居建筑中有所体现。同时,由于受到早期白族文化的影响,建筑也一定程度的表现了白族的建筑艺术和形式。传统民居形式有“三坊一照壁”的师万真民居(图2),“四合院”式的杨范南民居大院、苏氏宗祠,其他型式还有“三间四耳倒八尺”、“一颗印”、“走马转角楼”等。
3河西城市肌理的现状3.1城镇布局形态河西古镇的城墙已经拆除,护城河已干涸,东、西和南门也早已不见。但河西古镇的基本形制没有太大变动,在古镇外围的建筑依然保留了城墙围合的趋势,沿着“蛋”形的外围建造,使老城区整体肌理呈椭圆形。古镇的北边主要为新建区域,东侧和南侧被村落簇拥,西侧主要为公共设施用地,在整体上形成了对中心老城区的围合,主要体现为四周高中间低,凸显了古镇老城区独特的椭圆形格局。进入古镇的主入口主要为北门,北门的形制现依然保存(图3)。古镇椭圆形围合的内部空间呈现的是南北向纵深感较强的布局状态,并基本以围绕古镇中心的公共建筑———文庙、大兴福寺为核心,其他民居自由并紧密布置在古镇内。
3.2封闭而多变的古镇空间格局河西古镇道路框架为“叶片形”。“叶片形”街道的主干街道为东、南、北、中四条街道,宽度为4-6米,次干道宽度一般为2原4米,主要为街巷内的小路(图4、图5),与两旁民居共同构成亲切的尺度空间,蜿蜒曲折,空间不断变化。这种时而狭窄、时而开阔的曲折、收放、起伏的街巷空间,使人们获得一种古镇独有的连续而统一的意象,体现了古镇的历史人文记忆。街道的布局、尺度、走向等要素构成以下特点:
“形制特点”———河西古镇的街道因为其城郭形状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叶片形”,曲折的街巷犹如叶片上的脉络生动有趣,生机盎然。“性质特点”———根据街道周边建筑使用性质分为文化轴线、经济轴线和生活轴线。文化轴线———由大福寺和文庙等构成的古镇传统轴线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集合。经济轴线———河西古镇古时商业贸易发达,现古镇内商贸交易也热闹非凡,从北至南形成了河西古镇的经济轴线。生活轴线———古镇内的小街小巷以及由于民居的凹凸而形成的开放空间则成为了当地居民日常交往的主要空间。街道地面古时全由整齐的石板铺就,现仍保留部分,由于历史悠久而平坦光滑,每块石板长约60cm,宽30cm。
4河西城市肌理的保护河西的城市肌理主要由街道空间和历史民居构成。历史民居,往往只是片断历史和人文记忆的载体。街道空间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是当地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和风水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城市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比建筑更为长久。因此,相对于历史民居,应更加重视街道空间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同时,街道空间的保护也更加艰难。
街道空间体现了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对它的保护应“以人为本”,使其融入现代生活,重现昔日风采。街道空间的保护应该采取以下原则:淤真实性原则:保存现有历史遗存和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于完整性原则:保护街道空间风貌的完整性;盂延续性原则:合理利用历史遗存,改善现有人居环境,延续街道的人文记忆。
5河西城市肌理的延续城市肌理的保护并不是原封不动,而是强调对整体环境特色的关注、延续、更新并改善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局部物质空间,使城市肌理结构的历史、文化及生态等系统得以延续和发展,不丧失其原有特色。
5.1保护河西古镇原有肌理古镇街道空间重新整合的同时,保护其历史氛围和整体环境。从建筑高度、开发强度、城市广场的营造、传统生活方式的提升与保护等方面加以控制,同时应探索新的居住建筑类型,合理调整原有地块界限,尽量尊重原有宅基地地界。同时,对于已经丧失的城市空间和建筑实体,应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尽量恢复。比如,三大城门、护城河以及安济桥周围环境的恢复,文庙建筑空间序列的延续,拆除古城区域内与城市肌理产生严重冲突的违规建筑等。
5.2新的城市肌理“有机切入”原有城市肌理新的城市肌理的形成应该以城市的历史为参照,使新的城市肌理“有机切入”原有城市肌理之上,创造一种现代与历史共存的多重肌理体系。随着时间的推进,新旧城市肌理并存、交织、融合,共同谱写新的城市肌理,塑造城市未来的人文记忆。
6结束语在河西古镇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应充分考察原有肌理,结合周围环境,从尺度、方位、材料及营造方式上对环境做出反应,创造新的城市肌理,以取得城市文脉的延续,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将留给后人什么样的城市面貌、生活状态以及人文记忆。
参考文献院[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译序.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2]徐丹.论城市肌理———城市人文精神复兴的重要议题[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3-32.[3]杨鸿志.论城市肌理的延续[J].山西建筑,2010,36(20):17-19.[4]孙莉,曹伟.城市肌理的传承与织布———阅读西扎[J].福建建筑,2012,168:1-4.[5]通海历史文化名镇———河西古城.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材料,2011.作者简介院孙朋涛(1989-),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方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容丽晖(1989-),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