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消除在科学实在论和建构经验论之间表面上的对立。我的主要论点是这样的﹕一方面﹐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另一方面﹐没有一个认识论的真理概念就没有人类知识的进步。经验知识实际上来自于对于实在的经验的构造,但是经验不是消极地在那儿等待我们在认知上去接近的"给与"。只有通过某个观点或视野﹐我们才有对于事物的经验。客观化是这样一个"超然的"视野﹐借助于它﹐我们能够超越任何特定的观点﹐以便更充分地领悟到世界的本来面目。然而﹐正如量子实在的情形似乎向我们表明的﹐一个更"超然的"视野并不必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有的实在。那些在历史上形成而且已经被证明是方法论上可靠的认知实践和理论传统﹐对于我们所采纳的视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需要它们,因为我们不是认知上完美的。正是通过这样的视野﹐现象更精确地呈现给我们。现象和视野因此构成了实在的本质部分。一个本体的世界只是一个认识论的预设﹐按照这个预设,人类理性寻求进入对于世界的更深入完备的理解。因此﹐在我看来﹐科学目的在于通过从任何合理的人类视野中拯救现象来把握世界的根本结构 。
参考文献
1、Bas C. van Fraassen (1980), The Scientific Ima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在正文中涉及到引用van Fraassen的这本书时﹐我将只是注明页码。
2、W. Salmon (1984),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the Caus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E. Nagel (1961),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New York: Har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pp.4ff.
4、C. G. Hempel (1965),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Explanation", in Hempel (1965), 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5、W. Salmon (1984), op.cit., p.92.
6、W. Salmon (1984), op.cit., p.92.
7、W. Salmon (1984), op.cit., p.18.
8、参阅Peter Achinstein (1983), 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Hempel (1965), op.cit., p.448.
10、G. Harman (1965), "The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74, p.91.
11、关于一个详细的说明﹐参阅W. Salmon (1984), p.159, pp.213-227。
12、G. Harman (1965), op.cit., p.89.
13、Bas van Fraassen (1985), "Empiric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aul Churchland and C. A. Hooker (eds.), Images of Science, p.254.
14、这个一般的思想是这样的﹕在我们对于世界的一个真实完备的说明的接近上﹐我们的认知机构的本质对此施加了重要的约束。Noam Chomsky(1975)或许是最系统地引入这个思想的第一人。他区分了两类问题﹕人类心灵原则上被装备来解决的问题和系统地逃避我们的知性的神秘的东西(mysteries)。在一本关于心灵的模块性的著作中﹐Jerry Fodor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由模块输入系统和中央系统构成的。模块系统是功能上具有特殊目的的计算机制﹐那些机制被设计来只是解决某一类型的计算问题。知觉是这样一个模块系统。任何这样的模块系统在如下意义是认知上被界定的(cognitively bounded)﹕它对于我们能够拥有的信念施加了认识论上重要的限制。
15、通过分析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实验﹐Alan Franklin论证了这点。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从不同的理论模型中﹐对于一个假设的理论实体的某个性质的同样的值能够被计算出了。Hacking论证说﹐如果同样的模式是由两个全然不同的物理系统产生的﹐那将是一个违背常理的巧合。在van Fraassen这儿﹐这种情形或许表明那些理论模型是经验上不可区分的。然而﹐按照Franklin的分析﹐从"不同的"仪器中﹐一个假说能够得到比它从"同一"实验的重复那儿所得到的确认更多的确认。这里﹐"不同的"这个词意味?实验设计的理论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实验情形中﹐我们能够对于这个假说做出不同的概率指派﹐这些指派表达了"理想的实验者"的信念结构。这里我们只需要强调两个要点。首先﹐由于一个假说能够从不同的实验中得到不同的确认﹐由于这种差异是体现在相关理论的差异中﹐因此van Fraassen的论点--经验是等价的理论是不可区分的--似乎是可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