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重点研究和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5 年 12 月 ~ 2017 年 6 期间收治的 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 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 不含顺铂方案 ) ;观察组总计 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铂联合治疗( 含顺铂方案 ) 。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 结果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 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含 顺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顺铂;放疗;晚期食管癌
简介: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胃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BGC823/L-OHP的增殖抑制、逆转耐药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PC(0、0.5、1.5、3、6、12、24、48、64、86μmol/L)处理BGC823/L-OHP细胞的增殖率,并检测不同浓度PPC(1、5、10μmol/L)联合不同浓度L-OHP(1、5、10、20、30、40μg/ml)处理BGC823细胞和BGC823/L-OHP细胞48h的增殖抑制率,检测L-OH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逆转耐药作用,同时选取IC50最小时PPC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anog和ABC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48μmol/LPPC能促进BGC823/L-OHP细胞增殖,64、86μmol/LPPC可抑制BGC823/L-OHP细胞增殖。经PPC处理,L-OHP作用48h的IC50由28.54μg/ml下降至6.63μg/ml,逆转倍数为4.31。5μmol/LPPC能显著增加L-OHP对BGC823/L-OHP细胞的敏感性,选取该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与BGC823组比较,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经5μmol/LPPC处理后,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PPC联合L-OHP能够增加BGC823/L-OHP细胞株对L-OHP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生长,从而逆转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TLR-4、Nanog和ABCF2表达来发挥逆转耐药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集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80例患者)。采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以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非发酵菌比例最多(98/100,占98.00%),2株其他非发酵菌(占2.00%);98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62株铜绿假单胞菌(占63.26%),20株鲍曼不动杆菌(占20.40%),16株肠杆菌科细菌(占16.32%),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77株呼吸道标本(占77.00%)、11株无菌体液(占11.00%)、8株血液(占8.00%)、1株尿液(占1.00%)、3株其他(占3.00%),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亚胺培南菌株对氨苄西林亚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00%,耐亚胺培南菌株舒巴坦药物和头孢哌酮药物的耐药率达到最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亚胺培南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加以合理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介导的耐药性及其协同耐药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引物特异性PCR结合测序检测qnrA阳性株及gyraseA和parC基因变异情况,Phe-Aag-β-Naphthylamine(PAβN)抑制试验识别外排机制介导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测定qnrA阳性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值.结果QnrA阳性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水平存在明显差异,gyraseA、parC基因变异或AcrAB-TolC外排泵等协同耐药机制存在与否与其关系密切.结论qnrA基因介导的耐药性存在协同机制,并加剧了qnrA阳性株的耐药性,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检测研究,对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目标检测法,选取我院重症室患者389例为标本,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据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其中以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占据比例最大,共占据34株,占多重耐药菌的66.67%;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约占5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占据7株;其余5株为真菌耐药菌。结论综上所述,多重耐药菌占据重症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是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早期有效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是重症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对82例结核杆菌痰培养阳性耐药菌株进行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检测。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来检测耐药结核患者的痰标本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进行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对20例结核患者耐药菌株进行了5种药物的敏感实验,耐药高发种类以SM、RFP、INH为主,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率也很高。结论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及时检测出结核突变菌株能为临床快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是患者进一步治疗以及控制耐药结核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