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频率统计是研究词性标注方法之一,而且也是新近比较流行一种方法。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四部辞典中有三部一致标注为形容词17个分歧词进行了考察研究,对出现在例句语料中分歧词做了语法标注,并运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分析统计分歧词词性,测算出比率值,以达到化解词性标注分歧目的。

  • 标签: 形容词 分歧词 标注分歧 频率考察
  • 简介:新编《现代汉语实用词性例释词典》将所选实用词条,按十二类词性归类。凡被辑录词条,皆划归词类,或属实词,或属虚词,或属虚实兼类。实词和虚词都有一词—性,也有一词多性。例释是语汇被运用、被注释思维空间,是具体化了语言环境,新编例释为每个词条特设了一个语言环境,是语言环境再创造。另外,本词典还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联句例释。

  • 标签: 词性 词类 实词 虚词 释义 例举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日中翻译过程中,短语翻译策略颇为重要,而相关研究却并不多见。翻译实践表明,名词性短语看似只有寥寥数字,却足以为我们展示翻译多样性,所用翻译策略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翻译方法。通过本稿分析,我们留意到,在名词性短语翻译策略方面存在一些有待深入研究与细分现象。

  • 标签: 短语 日中翻译策略 本喻同现 定性翻译 关联替换
  • 简介:【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基础,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却忽视了对词汇词性强调,所以很多学生在背单词时根本不关注词性,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只知道一个单词大概意思,却不知道该怎么用,在什么样语境中应该用这个词什么形式。这样词汇教学不能说是无效,至少也是低效。在本文中笔者旨在强调掌握词汇词性对于学习英语重要性,以引起广大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重视。

  • 标签: 高中英语 英语词性 词性教学 有效性
  • 简介:就句子构造言,在主语中,“也者”可以附加在主名之后,“者”字用作指代,重指前名,与之同位;“者”字或用作联代,联缀定语,作为主语中心词,以代本名,构成判断句,或叙述句,或描写句。其中以判断句为常见,而叙述句、描写句次之。盖古汉语判断句,以不用判断词为常,故主语须顿,顿之不足,故用“者”或“也者”以提顿,而后继之以足语,对主语之补足说明,乃愈显明。“也”字是垫音虚词,只助语气,而无实义。“也者”连用,并表提顿。兹就“也者”在主语中所构成之不同句式,分别举例以说明之:

  • 标签: 叙述句 描写句 黎锦熙先生 衬音 前词 判断词
  • 简介:“(A)有B者”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结构形式,该结构中“者”性质观点各有不同。本文基于汉语语料库,通过对大量实例地统计、分类和对比得出,B性质决定了“者”性质。当B是专有名词,或者在四字句中B是形容词,或者B是小句时候,“者”是语气词;当B是普通名词或形容词、动词或动宾短语时,“者”是具有指代作用指示代词。“者”性质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不同对象作出判断。

  • 标签: 词性 助词 指示代词
  • 简介:俄语简单动词性谓语繁化形式作为一种特殊语法现象,具有丰富语用意义,可以从语用意义入手,将其分类。文章中将主要介绍表示说话人不满情绪、否定态度与行为持久、反复这两种语用意义简单动词性谓语繁化形式结构和语义特点,并将它们与相应语用意义下汉语表达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 标签: 简单动词性谓语 繁化形式 语用意义 对比
  • 简介:'梦想'是一个充满张力词,她折射了我们对当下不满有限容忍,包孕着我们对光荣与伟大无限渴望。然而,'梦想'又是一个玄妙而神逸词,她像仙境中青鸟,飞过却无痕;她又像在水伊人,无法溯回从前。这种词性艺术反差,使得'梦想'作为一个独特词汇,拥有了奇幻魅力,成为文艺创作中一个

  • 标签: 启示评 梦时代 梦想词性
  • 简介:在高中教学中,英语语言形合法结构使得从属结构成为现代英语重要特点之一。但教师对名词性从句与定语从句这两种运用极其广泛从属结构教学甚感困惑。初学者想要掌握它们关键就是对关联词灵活应用。所以,了解它们在模块教学中从属应用十分必要。

  • 标签: 从句 模块教学 从属结构
  • 简介:量词“套”和名词性成分之间存在着选择关系,这种选择实际上是范畴化过程。居于范畴中心是“成组器物”,范畴从中心向外围扩展,由物质类名词到精神类名词,由具体事物到抽象事物。关键词范畴化套成组事物囊括中图分类号H1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量词“套”和名词性成分NP之间存在着一定选择关系。关于“套”对名词性成分选择,前人也有一些研究,如张向群(1991),宗守云(2005)等。这些研究概括了“套”各种用法,并揭示了“套”对名词性成分选择一些规律。但从范畴化角度对“套”研究还很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范畴化视角探讨“套”对名词性成分选择。一、“套”语义性质与范畴中心(一)“套”语义性质量词“套”对名词性成分选择,是以“套”语义性质为基础。《现代汉语词典》对“套”量词意义解释是用于成组事物。如一套制度、一套家具、一套课本等等。《辞海》对“套”解释是同类事物配和组成整体。引申为成套事物量名。如“成套设备”、“两套制服”。《写作量词描写词典》对“套”用法进行了概括,“套”有三种用法(1)计量成组物件;(2)计量成套事物;(3)虚指。其实,这些用法可以概括成它所选择名词具有的特征是+异质+多个+配套+囊括。从个性角度来看,“套”用来表示相配成组事物,是它区别于其他量词主要特征。“套”,我们在《说文》上找不到相应字。但根据北大语料库古汉语资料,发现“套”在《战国策》中最先用作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套”做名词解释是1“套子”手套、书套、封套。2栓性口两根皮绳或麻绳,一端拴在性口脖子夹板或轭上,另一端拴在车上性口拴、大车拴、拴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套”最初是含有“工具”意义,且事物间具有“囊括”或“相关”关系。随着语法系统发展,“套”作为集合量词,最早在南宋就出现了(北京大学郭锐语料库显示是在《朱子语类》中)(宗守云,2005)。“套”也有名词、动词用法,在这只讨论它做集合量词用于成组事物用法。我们说“套”用于成组相配套事物,但并不是说成组相配套事物都能用“套”。“成组配套”只是量词“套”运用必要条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制约着量词“套”用法,如主观视点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等等。(二)范畴中心范畴是事物类别的总称,是客观事物某些类别特征经过思维在语言中特定下来。就量词“套”而言,它所选择词性成分是多种多样,这些多种多样词性成分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称为“套”范畴。确定“套”范畴中心成员,并以范畴中心为起点,探讨“套”范畴扩展引申,找出扩展引申促动因素,从而构建出“套”范畴连锁关系。划分范畴是人作为理性动物本质之一,是人类理性功能和实践结晶,反映了文化价值。但范畴划分并不完全反映客观事物,同时也有主观因素在内。根据范畴化理论,就量词“套”对名词性成分选择来说,它选择哪些名词性成分,是可以解释,但是它不选择哪些名词性成分是不可预测。“套”选择词性成分语义特征是+异质、+多个、+配套、+囊括,决定了“套”范畴中心成员特征。在“套”范畴内部,属于中心地位成员是最基本、最典型,“套”对这种名词性成分选择是最基本选择。例如A一套胡服一套内衣一套西服一套军装一套制服B一套词典一套书一套著作C一套锣鼓一套杯子一套餐具一套家具一套农具A组为衣物,把整个人囊括起来。B组为书,可以看作是这些书被一个书套囊括起来表示整体性。C组为生活用具,一般都是大中套小,也有些是表相关成套。它们都是成组,配套而成,具有囊括或相关含义,且彼此间为异质,具有离散性。在“套”范畴中是最基本,最典型成员,处于“套”范畴中心。首先,从社会使用上来看,它们是常用,稳定,在思维上具有优先性特征。在生活中,人们一提起量词“套”,常常首先想到是这些事物。其次,从认知上来看,它们是最简单,具有具体性和客观性特征,因此在认知上处于中心地位。再次,从语言发展看,从南宋开始,“套”用作集合量词来修饰这些事物一直在使用。最后,从汉语研究资料来看,有关量词“套”记载,也都把这类事物看作“套”首选对象。《汉语八百词》对“套”解释是“套”,量词,用于成组事物,常用于器物。宗守云(2005)认为,“生产商品和消费商品对‘套’选择倾向非常明显。一般,日常用品中涉及吃喝坐卧的人类必需品,是最典型物质消费品,一般只用‘套’,如一‘套’餐具,两‘套’被褥,几‘套’服装”。因此用于离散异质成组事物,是“套”对名词性成分最基本选择,而范畴内部其他成员则是“套”对名词性成分引申选择。二、“套”范畴扩展延伸“套”范畴中心成员都具有+异质、+囊括、+配套语义特征,因此,“套”可以毫不奇怪与衣服、餐具、书等形成选择关系,除此之外,“套”还可以和“布景、居室、体操、暖气、动作、表演、文字、节目”等具有成组性质客观东西形成选择关系,也可以和“本领、制度、体系、方法、观点”等抽象事物形成选择关系。这就涉及了“套”范畴从中心向边缘扩展延伸问题。“套”范畴延伸包括由物质产品扩展延伸到精神产品,由具体事物扩展到抽象事物。(一)由物质产品延伸到精神产品“套”范畴可以进一步扩展延伸到精神产品领域,如一套图片一套画儿一套乐曲一套邮票一套书法(1)他们还创造了一套近似符号萌芽文字。(北大语料库)(2)中国古代丧葬,有一套繁琐、迷信习俗。(同上)“图片、画儿、乐曲、邮票、书法、习俗、文字”这些具体事物是人类精神产物,反映人类精神文明。当我们说到一套图片、画儿、乐曲、邮票、书法时,我们总能想到很多单独部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反映同一个主题。一套文字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不同文字,但这些单独文字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共同组成一套完整交际系统。同样,一套风俗也包含了很多小单元。这些具体物质都具有“套”语义特征+异质、+多个、+配套,而“囊括”含义并不明显,但是从上位概念来看,我们发现这些事物整体囊括其中每一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就不再叫一套。因此,“囊括”义还是隐藏在其中,只是没有中心范畴那么明显。所以,它们都可以接受“套”选择。“套”和精神产品类词语形成选择关系,其促动因素是隐喻。几个精神产品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反映一个上位概念。像几个具体物质产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一样。在这样组合中,“套”所凸显是“整体”意义。(二)由具体事物扩展延伸到抽象事物“套”范畴更进一步由具体事物扩展延伸到抽象事物。从范畴化理论来看,由具体到抽象,几乎是所有量词范畴延伸最终归宿。比如“一堆土”是具体,但可以延伸到“一堆想法”;“一束花”是具体,但可以延伸到“一束权利”、“一束关系”。“套”范畴也不例外。“套”对抽象意义词语选择主要有方法类抽象名词、制度类抽象名词、观念类抽象名词、能力类抽象名词。例如(3)他在创业之初就制订出一套今天看来是极高明销售战略——由于他深信“产品价值很大一部分来自销售终端”。(北大语料库)(4)一国兴衰根本因素,所谓科学国家运行机制,是指一国拥有一整套制度体系,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这套体系能够保证最有效地配置该国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同上)(5)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同上)(6)在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国主义支持土匪武装作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流动游击作战经验。(同上)(7)孔子宣传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同上)(8)蝮蛇一般长六七十厘米,最长有90多厘米,有着一套适应环境本领。(同上)(9)它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绝技。(同上)(10)刻板印象使我们对每一类人都有一套固定看法,而这些看法具体到某人时未必正确,如北方人耐劳、憨厚,南方人聪慧、灵活,青年学生活蹦乱跳,领导干部不苟言笑等。(宗守云2005)例(3)“战略”和例(4)“经验”是方法类抽象名词;例(5)“规章”和例(6)“经验”是制度类抽象名词;例(7)“主张”和例(10)“看法”是观念类抽象名词;例(8)“本领”和例(9)“绝技”是能力类抽象名词。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内容仍然是异质组合,但它们凸显是“整体性”,“规章”、“制度”是写在纸上,同样“主张”、“看法”、“本领”、“绝技”都可以详述在纸上,从这个角度看,它凸显是载体。而这个载体刚好囊括了所有内容。因此从认知上看,这也是隐喻结果。(三)“套”对与人有关词性选择扩展我们从“套”对与人有关词性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套”原型扩展路线。(11)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北大语料库)(12)一套高低杠动作要求以动力性为主,并不断换杠、换向,力求避免停顿和失衡。(同上)(13)在昆曲《下山》中,小和尚逃出寺院后,有一套耍念珠特技表演,演员甩动套在颈部一串念珠,急速转动……(同上)(14)不能设想,到了一九九七年七月三十日,一夜之间换一套人马。(宗守云2005)(15)省政府组成了防汛抗洪和农业生产两套班子,确保抗洪生产两不误。(同上)(16)我对你们这一套繁琐盘问腻透了。(同上)(17)孔子宣传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同上)例(11)为人身上穿衣服,例(12)、(13)是人肢体动作,例(14)、(15)是述人类名词,这些都是具体名词;例(16)、(17)为与人思维有关抽象名词,从而构成11——12、13——14、15——16、17。即表衣服——肢体动作——人——人思维。从而构成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抽象,从中心到边缘扩展。表衣服扩展到表肢体动作促动因素为隐喻,表肢体动作扩展到表人促动因素为隐喻,表人扩展到表人思维促动因素还是隐喻。参考文献1吕书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张向群.写作量词描写词典.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宗守云.量词“组”和“套”对名词性成分语义选择.汉语学.2005(8).4汉语大词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版.5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 标签:
  • 简介:韩国语中副词形语尾在韩国语语尾体系中具有重地位,在第7次韩国学校语法教学大纲中把第6次韩国学校语法教学大纲中不认定副词形语尾纳入语尾体系,将副词形语尾与名词形语尾和冠形词形语尾并列组成转成语尾,作为外语教育韩国语语法研究也应针对这种变化对副词形语尾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对作为外语教育韩国语语法改革,语法难点解析及教材编纂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标签: 副词形语尾 从属连接语尾 对等连接语尾 副词从句 复句体系
  • 简介:该文从语体语法角度讨论了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构成机制,首先讨论了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结构类型;然后指出了动词名词化凸显了由子状态所构成整体空间范域,而忽略了对子状态具体叙述,具有了泛时空化特征,因而具有书面语体功能;最后,讨论了该研究对于语体语法理论意义。

  • 标签: 书面正式语体 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 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类型 泛时空化特征
  • 简介:词性从句一直是高考热点和难点。分析近几年来高考题,对名词性从句考查屡有出现,其中what引导从句以及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最为常见。以下,笔者将结合历届高考真题,具体分析它们用法。

  • 标签: 名词性从句 高考题 考点 同位语从句 that WHAT
  • 简介:摘要名词性从句是高中英语语法考查重点,也是高中英语教学重难点。本案例主要围绕名词性从句类型、引导词等基本知识来展开,然后针对学生在名词性从句学习中难点“区分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作重点讲解,合作探讨整理名词性从句“知识树”,最后安排练习巩固。

  • 标签: 高三英语名词性从句教学案例
  • 简介:通过处理具体语料获取相关数据方法,分析法汉语篇中名词性共指词语使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使用零代词是两种语言中共同现象,但是使用频率相差很大;代词是法语语篇偏好共指表达手段;名词则具有相同使用倾向。

  • 标签: 法汉语篇 共指词语 对比
  • 简介:休闲历史悠久文化性是休闲产品内容和高层次表达,是休闲产品灵魂.而休闲产品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文化特色,创造和生产适合各种文化层次、各种审美情趣、各个年龄段消费者需要产品,才能吸引人们参与.休闲产品为人们提供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生活体验,有的学者指出,"休闲产品与其它一般产品主要区别就在于休闲产品所含文化信息含量多和主要发挥文化功能这两点上."

  • 标签: 杭州 文化性 休闲产品 文化资源 品牌 休闲产业
  • 简介:“モト”和“ナカ”都是名词,且都是方位性名词。从汉语意思看,两者分别是“~在~下”和“~在~中”,都属于空间名词。例如,“青空のモトで本を読む”和“部屋のナカで本を読む”。前者意思是“屋外で読書すゐ”,后者意思是“室内で読書すゐ”。如果将两句中“モト”和“ナカ”调换的话,就变成“青空のナカで本を読む”和“部屋のモトで本を読む”。这样,前者意思是“空中で読書すゐ”;后者则不能作为句子成立。从中能够发现“モト”和“ナカ”虽然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差异。

  • 标签: モト和ナカ 副词性 异同 支配性上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