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DR、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及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影像表现对比分析。结果椎体骨质破坏30例,约占86%;椎体病变累及附件者15例占42.9%;椎间隙狭窄者35例,约占100%;椎旁脓肿者15例,约占42.9%;椎间盘受累者13例,约占37%;硬膜和脊髓侵受累者10例,约占28.6%;砂粒状死骨者7例,约占20%;原有肺结核继发脊柱结核者4例,约占11.4%;脊柱后突畸形者3例,约占8.6%。结论DR平片是脊柱结核的常规检查,CT检查是DR平片的重要补充,能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及隐蔽的病灶及椎体骨质破坏有无向椎管移位,明确椎管、附件及脊髓有无受累;MRI在显示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椎间盘、椎管内脊髓及神经根侵犯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临床诊断应用肝脏增强CT检查和肝脏MRI检查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肝癌病患4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施以增强CT和MRI检查,同时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评估本组不同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本组40例病患病理检查的结果提示,肝细胞性肝癌者有17例、胆管细胞型肝癌者有13例、混合型肝癌者有10例,经评价,本组MRI诊断不同类型肝癌的准确率高达95.0%(38/40),比CT诊断的80.0%(32/40)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肝脏MRI检查法对肝癌病患进行诊断,可获得比肝脏增强CT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建议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诊断并栓塞治疗。方法在大型C型臂数字减影系统导引下,穿刺股动脉,经股动脉置入导管行超选择肝动脉插管并造影,诊断明确后,给予碘油乳剂(超液态碘油+平阳霉素的混合剂)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结果随访半年,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瘤体缩小1/2以上5例,缩小30-40%2例。结论肝动脉插管造影对病变部位,可做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行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有良好的效果,症状完全消失,瘤体迅速缩小,疗效确切可靠,且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微创、病人痛苦少、手术风险小、病程短、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10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析其不典型影像表现。结果从检查效果来看,MRI检查巨大血管瘤、离心性强化血管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28.70%高于CT检查(45.37%、27.78%);而CT检查多发液平面血管瘤、带蒂血管瘤及肝血管瘤检出率分别为10.17%、10.19%和6.48%高于MRI检出率(5.56%、2.78%、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CT检查来看,共检出49例,其中30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病变直径在50~145mm,有12例患者带有明显的斑点状钙化。结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学结构有差异,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了解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后期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飞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早已替换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数据,档案,各类资料也早已成传统的纸质管理转换成电子管理。信息化的管理及应用极大的节省了资源,改善了管理流程,加快了办事效率。数据资料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财富,然而信息化的数据集中管理并非万无一失。当出现自然灾害或人为意外(地震,洪涝,火灾,恐怖袭击等)时,数据将难以恢复。由于数据丢失破坏而造成重大损失。考虑到大范围内灾难或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利用现有存储设备资源为大量的主流平台用户制定完备的备份和容灾方案,构建简单、经济、可靠的备份及容灾系统,增强系统的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数据必须进行备份。当灾难来时保证业务可以快速恢复。甚至可以保证业务不间断运行。数据备份正是容灾系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