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欧洲历史武技(HEMA)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欧洲历史武技的复兴进行了阐述和检视。研究认为HEMA复兴历程以“从文字到身体”的技术重构、“从血腥到文明”的技术文明化、“从纸质到数字化”的文献共享为逻辑,通过团体、装备、竞赛的三结合构造了现代HEMA的生态体系,从而使欧洲原有之武技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检视HEMA的复兴历程,认为文献解读的客观困难、体育化带来的“负面效应”看似与HEMA的核心理念相背离,但这些难以弥合的间隙恰恰为HEMA提供了继续前进的生命力。同时,HEMA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武术冷兵器格斗运动的复兴,这将在未来会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将会为中国武术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简介:聊城,昔日的东昌府,坐落于广袤的鲁西平原绿荫环绕的古运河畔。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聊城就已“筑城屯兵为齐要地”,不少诸侯争霸于此。洪武初年,置东昌府建城池,燕王朱棣靖难之师,曾力战于城下。古称聊城“居天下之胸腹”,“战守必资此处”。质朴、豪放、英武、粗犷的聊城人,以酷爱武术且功底深厚而著称,故聊城享有“武术之乡”的美誉。颇有盛行的武术流派中,主要有少林、二郎、查拳、八卦、梅花、大小洪拳等,多达20余拳种。其中,查拳起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冠县张尹庄;潭腿源于五代之际的临清龙潭寺;二郎拳兴于宋代桐城;梅花拳于明末清初传于阳谷;肘捶始于道光年间的临清。还有冠县的滑拳、腿拳、母子捶、八卦钩镰剑,东阿的孙膑拳等等,都属于稀有和罕见的拳种。至清末,演练拳棒,习武自强之风风靡全区,仅茌平县拳场即多达800余处。据史料载,聊城地区自清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共考中武状元1人,武探花1人,武进士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