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22年版英语课程标准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运用日常的课堂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自我评估、相互评估、教师评估等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简介:摘要:“学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注重以生为本,学生在教师引领和组织下独立开展探究与思考活动,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效性更强。随着“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教师更应当在此背景下为学生构建出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本课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重要性,真正让教学围绕着学生开展,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本文尝试在“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分析、探索小学语文“学本课堂”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验设计深入了解I型胶原的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在组织工程学应用中的潜力。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持续时间为3个月,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虽然表达水平差异未显著(P>0.05),但生长速率显著降低(P<0.05)。在组织工程学应用方面,成功应用比例显著提高(P<0.05),为I型胶原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关键词:I型胶原;生物学特性;组织工程学应用;实验设计
简介:摘要:目的: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其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基础方法之一,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应用,其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传统细胞形态学检查和流式细胞学检查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两者结合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的作用。方法:1. 细胞形态学检查: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淋巴结穿刺液或骨髓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分析。2. 流式细胞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样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识别淋巴瘤细胞。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敏感性(96.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3.3%),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形态学结合流式细胞学在淋巴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两者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淋巴瘤。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建议将细胞形态学结合流式细胞学作为淋巴瘤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李氏钩针技术应用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随机选取其中48例患者接受电针+中药治疗,视为对照组,其余48例患者接受李氏钩针技术+电针+中药治疗,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睡眠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和李氏钩针技术均可与中药联合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后者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