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规范化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拒绝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记录分析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C-反应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尿激酶可显著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保护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2010.8-2015.8所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给予观察组以联合溶栓治疗,给予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3.1%,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溶栓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方式,在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治疗满意度得以提高,其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71例AMI患者,分析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结果cTnT特异性明显高于MYO、CK-MB,误诊率低于CK-MB、MYO;CK-MB敏感性高于cTnT、MY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在1~4h明显提升,4~8h达到高峰;cTnT在4~8h显著提升;CK-MB在12~24h显著提升。结论对AMI快速诊断时,cTnT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误诊率低,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cTnT、MYO、CK-MB联合应用可提高AMI快速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于伴发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8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且伴发糖尿病进行治疗的患者,且治疗前的常规检查显示上述患者均满足ST段抬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其中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另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替格瑞洛,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血小板聚集率(ADP),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指标和相关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的24h,观察组患者血清的CK-MB较治疗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血清CK-MB和cTnI两项指标趋于正常范围,并且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1周,ADP,LVEF,LVDD三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PCI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支架血栓和全因病死率三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仍存在上述的不良反应,同时在呼吸道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较治疗1个月的患者数增加,对照组出现该症状的患者仅为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发糖尿病患者采用替格瑞洛可有效的保护心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用药后出现出血等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绿色通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所收治的64例行临床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依据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等两个组别,各组别病患数均为32例,其中观察组均采用绿色通道诊疗模式,对照组均采用传统诊疗模式,对比两种不同临床诊疗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与对照组的81.3%相比,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观察组患者T0(就诊至确诊时间)、T1(就诊至介入治疗时间)、T2(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具有显著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绿色通道诊疗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急诊就诊至临床治疗时间,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应用效果良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梗死前心绞痛对其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6例,患者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病症,乙组64例,患者心肌梗死前无心绞痛病症,对患者入院就诊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入院就诊阶段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指标均显著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甲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甲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其左室射血分数55.3%明显高于乙组47.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伴随梗死前心绞痛的患者其心肌梗死指标较为轻缓,同时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较低,在临床治疗中起参考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梗死相关血管符合支架术指症。术前禁食,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口服,术中常规使用肝素10000U,选择国产洗脱支架,置入。术后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控,局部加压包扎,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出血、渗出,观察穿刺侧肢体是否有疼痛、发绀、苍白等症状。术后继续使用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口服氯吡格雷,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观察术中有无不良反应,冠脉造影有无残余狭窄,出院后嘱患者定期复诊,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和复检结果,观察有无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狭窄发生。结果:本研究对86例患者共置入国产洗脱支架125枚,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发生,无残余狭窄。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心力衰竭,占所有病例的2.3%,无造影剂肾病等副反应。术后随访半年,出现心脏早搏8例,占所有病例的9.3%,再发心绞痛与支架血栓各1例,分别占所有病例的1.2%。随访期间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国产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安全性好,疗效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痛风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患痛风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3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包含30例患者,给予自拟排酸方和自拟急性期痛风方剂进行治疗。3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痛风患者采用中药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