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及盐酸纳布啡在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9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应用盐酸纳布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进入检查室时、插入胃镜经过食管、胃镜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检查后睁眼时,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44%(2/46),对照组为17.39%(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盐酸纳布啡在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中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相当,均能够满足检查需求,但盐酸纳布啡术后不良反应更少。
简介:摘要与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相比,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联合袖状胃切除术(SADI-S)操作相对简单,且两种术式对肥胖及其代谢病的疗效相当。本中心报道国内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SADI-S治疗重度肥胖症。患者为27岁男性,身高180 cm,体质量140 kg,腰围125 cm,体质指数43.2 kg/m2。入院诊断:脂肪肝、重度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SADI-S手术,通过阑尾确定回盲部,从回盲部逆行测量共同通道,距回盲部300 cm处进行标记并悬挂远端。在34 Fr支撑管的引导下行胃袖状切除。切断十二指肠球部后将十二指肠近端与回肠标记处行端-侧吻合,将胃切缘与大网膜加固缝合,经口注入亚甲蓝后未见漏出,于吻合口和十二指肠残端处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为24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 d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为80.21%。术后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等指标均明显下降,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均完全缓解。提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SADI-S治疗重度肥胖症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已接诊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7.72±7.19)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0.26±3.27)h以及住院时间为(5.28±0.08)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5.46±3.18)ml,明显少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康复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和活动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接收的8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埋式吻合和间断外翻式吻合两种胰肠吻合方式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行LPD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胰肠吻合的方式分为两组:包埋式吻合组(n=55)和间断外翻式吻合组(n=6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的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16例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49例,中位年龄61.5岁。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包埋式吻合组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和胰肠吻合时间分别为(260±20)、(65±15)和(35±15)min,低于间断外翻式吻合组(305±25)、(81±25)和(45±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埋式吻合组的A、B级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7.3%(15/55)和21.8%(12/55),高于间断外翻式吻合组8.2%(5/61)和6.6%(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外翻式吻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10.3±1.1)d低于包埋式吻合组(15.2±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PD中,胰肠吻合应用间断外翻式吻合相较于包埋式吻合可以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SMV)切除重建时围静脉阻断期管理策略及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朝阳市中心医院、朝阳市第二医院、日照市中心医院及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D的137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3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1.8岁。将联合PSMV切除重建的42例纳入血管重建组(采用围静脉阻断期管理策略),无血管侵犯的9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再次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37例患者PD均顺利完成。血管重建组PSMV阻断时间15~120 min,中位数30 min。血管重建组手术时间380(330,465)min、术中出血量725(500,1 000)ml、术后住院时间21.0(16.0,28.0)d,均高于对照组305(280,340)min、400(300,500)ml、18.0(14.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重建组再手术率4.8%(2/42)、围手术期死亡率2.4%(1/42),对照组分别为2.1%(2/95)、1.0%(1/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重建组胰瘘、腹腔积液及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胃排空延迟、胆瘘、切口感染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MV切除重建可明显增加PD术后胰瘘、腹腔积液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科学系统的围静脉阻断期管理策略对于促进术后顺利恢复,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治疗十二指肠降部非壶腹部散发型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总结其内镜下高危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9年9月于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确诊的十二指肠降部非壶腹部散发型腺瘤患者54例,依据病理分级将患者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癌变(adenocarcinoma,AC)组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长径、病变形态、病变色泽、治疗方式、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并评估内镜下治疗效果。结果54例患者中HGIN/AC组12例,LGIN组42例,2组间病变长径以及病变色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4例患者接受相应内镜下治疗,8例较小病变予活检钳除,32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14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中小穿孔1例,内镜下钛夹封闭,内科治疗后无并发症;2例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均经内镜下治疗后出血控制。术后随访2~5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内镜治疗十二指肠降部非壶腹部散发型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病变长径>10 mm以及色泽发红时,应警惕病变恶变倾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营养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近半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资料完整、确诊疾病的74例患者为例,以入院中间中间点作为分界,前期入院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后期入院为观察组(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营养状况比较,观察组血清白蛋白(36.5±2.1)g/L及转铁蛋白(2.2±0.5)g/L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共66例进行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修补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多项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起到明显的优势,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且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营养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近半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资料完整、确诊疾病的74例患者为例,以入院中间中间点作为分界,前期入院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后期入院为观察组(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营养状况比较,观察组血清白蛋白(36.5±2.1)g/L及转铁蛋白(2.2±0.5)g/L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统称为三镜,就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来进行分组。入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的有42例,作为对照组,并给予传统术式治疗;入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的有42例,作为观察组,并给予三镜联合术式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成功率。结果:在手术成功率上,两组基本一致,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与结石残留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上比较,手术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三镜联合手术来进行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其能够降低手术的创伤,保证术后患者的康复进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与结石残留率低,值得临床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诊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共7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37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患者为观察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确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不同护理,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a-FRS)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接受LPD且围手术期资料完整的400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17例,女性183例,年龄[M(QR)]为58(53)岁(范围:26~93岁),体重指数为(23.0±2.7)kg/m2(范围:19.4~27.1 kg/m2)。术前CA19-9为352.5(473.7)U/ml(范围:32.1~762.6 U/ml),术前CA125为47.6(62.5)U/ml(范围:9.0~112.3 U/ml)。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临床相关性术后胰瘘(CR-POPF)的独立相关因素。a-FRS包含胰腺质地、主胰管直径和体重指数三个指标。由两名主治医师对400例患者按照a-FR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按照发生风险的概率分为低胰瘘风险组(0~5%)、中度胰瘘风险组(>5%~20%)和高胰瘘风险组(>2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FRS中三个指标预测CR-POPF的临床价值。结果400例LPD患者中,发生CR-POPF 60例(15.0%),其中B级胰瘘54例(13.5%),C级胰瘘6例(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软、主胰管直径≤3 mm和体重指数>23 kg/m2是影响LPD术后CR-POP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低胰瘘风险组156例,发生CR-POPF 3例(1.9%);中度胰瘘风险组187例,发生CR-POPF 11例(5.9%);高胰瘘风险组57例,发生CR-POPF 46例(80.7%)。a-FRS预测LPD术后CR-POPF的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95.9%、阳性似然比为23.66、阴性似然比为0.24、曲线下面积(截点值为20%)为0.735(95%CI:0.668~0.799)。结论a-FRS在预测LPD术后CR-POPF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术后进行CR-POPF风险预测和及时进行相关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可以简便锁定可疑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并帮助其确诊的方法。方法对可疑华支睾吸虫感染者,首先检测血清肝吸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抗体阳性者,再行粪便查虫卵;粪便虫卵阴性者,则建议行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液引流术,从引流液中查找虫卵。结果符合条件者126例,年龄(54.14±13.33)岁(24~87岁)。引流液虫卵阳性83例,占65.87%(83/126),其中男53例,年龄(55.91±11.47)岁(30~86岁);女30例,年龄(55.87±13.85)岁(30~87岁),男女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的置管时间(T1)(3.79±1.45)min,引流时间(T2)(31.39±14.29)min,T1和T2分别在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液虫卵检出率由高至低分别是肝内胆管液(76例,91.57%)、胆囊液(68例,81.93%)、胆总管液(63例,75.90%)。术中和术后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血清肝吸虫抗体检测和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液引流术可有效提高华支睾吸虫病的检出率。
简介:摘要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技术用于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DPPHR)的相关经验。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行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腹腔镜DPPHR的3例患者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DPPHR,年龄分别为26、36、48岁,男性1例,女性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220、270、3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300、200 ml。1例患者术后发生生化漏,1例无术后并发症,另1例患者术后B级胰瘘合并腹腔出血及感染。3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9、8 d。3例患者均无胆漏、胃瘫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2)1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扩张及结石形成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1例。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腹腔镜DPPH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能有效防止胆道的损伤和胆漏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伴标准淋巴结清扫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58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标准清扫组与扩大清扫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分析淋巴结检出数、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率之间的关系及与预后的联系。结果标准组与扩大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淋巴结较少的患者N0期比例更高。淋巴结检出数与阳性淋巴结数正相关,与淋巴结转移率相关性不显著,阳性淋巴结数与淋巴结阳性率正相关。淋巴结转移部位与预后无关。结论标准清扫与扩大清扫对胰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差异不明显,较多的淋巴结检出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N分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结合ERAS理念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根据患者病情早期床上及下床活动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神阙穴、天枢穴)贴敷及TDP烤灯和早期咀嚼口香糖,缓解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只是采用单一的常规治疗、护理及结合ERAS理念根据患者病情早期床上及下床活动,以缓解术后腹胀。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腹胀缓解程度。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加TDP烤灯联合咀嚼口香糖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8例患者(2019年2月-2021年2月),通过抽签方式均分患者,对照组(19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9例,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恢复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选择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有效率。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且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从中选出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Hp根除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已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临床选择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的药学价值显著,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值得临床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