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颈椎前路固定手术中,采用 CT检测骨压力范围的有效实施方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 50李颈椎患者,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 CT辅助下颈椎前路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其中有颈椎前路椎间盘骨渣摘除融合的患者 23例,颈椎前路椎体全切植骨融合的患者 27例,所有患者手术前采用全麻诱导方式,采用 CT基准扫描。骨减压操作后,实施二次 CT扫描评估骨减压手术的范围。如果骨减压不当,可以实施追加手术。第三次 CT扫描,直至满意为止。结果:观察术后的 50例患者,其中 24例患者 CT评估第一次减压充分成功,未进行二次减压; 22例患者骨减压后 CT减压不到位,追加了二次骨减压手术; 4例患者骨减压二次不充分,追加了第二次减压。平均每位患者 CT扫描 1.52次。所有患者术后又做了最后一次的 CT扫描,显示减压满意。术后对 50例患者跟踪随访 6个月。术后一周平均恢复率为 60%,无减压不充分导致的二次返修手术操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 CT手术扫描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骨压的具体范围,调整骨压不充分的病例位置,实现充分的减压,提升颈椎前路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愈后恢复时间。

  • 标签: CY手术 颈椎前路 骨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份至2017年2月份来我科室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甘露醇脱水治疗,施行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传统骨瓣减压治疗,实验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情况及GOS评分。结果实验组5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47.3±15.4)min;对照组5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73.5±12.2)min,t=11.92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有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Ⅴ级31例(56.36%);Ⅳ级19例(34.55%);Ⅲ级4例;Ⅱ级1例。对照组Ⅴ级21例(38.18%);Ⅳ级21例(38.18%);Ⅲ级9例(16.37%);Ⅱ级4例(7.27%)。Ⅴ、Ⅳ级实验组有50例,占90.91%,对照组有42例,占76.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颅脑外伤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骨瓣减压术 治疗 颅脑外伤 临床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颈椎前路固定手术中,采用 CT检测骨压力范围的有效实施方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 50李颈椎患者,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 CT辅助下颈椎前路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其中有颈椎前路椎间盘骨渣摘除融合的患者 23例,颈椎前路椎体全切植骨融合的患者 27例,所有患者手术前采用全麻诱导方式,采用 CT基准扫描。骨减压操作后,实施二次 CT扫描评估骨减压手术的范围。如果骨减压不当,可以实施追加手术。第三次 CT扫描,直至满意为止。结果:观察术后的 50例患者,其中 24例患者 CT评估第一次减压充分成功,未进行二次减压; 22例患者骨减压后 CT减压不到位,追加了二次骨减压手术; 4例患者骨减压二次不充分,追加了第二次减压。平均每位患者 CT扫描 1.52次。所有患者术后又做了最后一次的 CT扫描,显示减压满意。术后对 50例患者跟踪随访 6个月。术后一周平均恢复率为 60%,无减压不充分导致的二次返修手术操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 CT手术扫描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骨压的具体范围,调整骨压不充分的病例位置,实现充分的减压,提升颈椎前路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愈后恢复时间。

  • 标签: CY手术 颈椎前路 骨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偏头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偏头疼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显微血管减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年,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偏头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还可起到根治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梗面积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术后1周及术后2周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1.43%,高于对照组的20.00%;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34.2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常规开颅减压术 大面积脑梗死
  • 简介:目的评价和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的手术策略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853例颅神经疾病病例,其中三叉神经痛532例、面肌痉挛295例、舌咽神经痛26例,从患者的选择、骨窗与硬脑膜切开的改良、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小脑及岩静脉与听、面神经的保护等方面总结和分析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组无死亡病列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愈率为97-31%、面肌痉挛手术治愈率为96.35%,舌咽神经痛100%,手术策略和技巧的改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的同时也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微血管减压是根治颅神经疾病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手术策略和技巧对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微血管减压 并发症 手术策略
  • 简介:目的:研究内淋巴囊减压治疗Lermoyez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材料来源于我科2007年至2013年收治的Lermoyez综合征病例共6例,均为经保守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眩晕者,术前完善检查,行内淋巴囊减压,术后进行随访,评估眩晕、听力、耳鸣、耳闷变化。结果术后66.7%(4/6)患者眩晕完全控制,33.3%(2/6)患者眩晕基本控制,57.1%(4/7)的患耳听力好转,33.3%(2/6)的患耳耳鸣减轻,80%(4/5)的患耳耳闷胀感减轻。结论内淋巴囊减压能有效控制Lermoyez综合症患者的眩晕发作,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可行方法。

  • 标签: Lermoyez综合征 眩晕 内淋巴囊减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中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明确的符合急诊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的2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组)进行中全程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的25例患者(对照组),比较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中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有助于中精确控制性减压,减少中、术后的并发症,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控制减压
  • 简介:摘要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眶内容物取出的成功与否与临床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报道了我院眼科21例患者运用整体护理程序进行评估,提出护理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有恐惧心理、呼吸道梗阻、伤口出血、感染、营养失调等,由于对上述问题评估准确,护理实施得当,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选择14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包括5例含牙囊肿、7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经口内进行开窗减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健康宣教。结果14例患者护理满意,3例含牙囊肿囊腔完全消失,剩下11例均行Ⅱ期刮治,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开窗减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是重要的。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颌骨囊性病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后腹膜途径治疗肾囊肿的手术配合。方法全麻下对30例肾囊肿患者经后腹膜途径,腹腔镜下找到并暴露肾囊肿后,用减压针穿刺抽出囊内液体,经过吸引器将2%碘酊注入囊内,烧灼囊肿壁以破坏残留的囊壁上皮,并用75%酒精脱碘后,距肾实质约3~5mm处,用电钩沿囊肿边缘环形切除肾囊肿顶壁。结果本组30例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45~136分钟,平均65分钟,中出血10~70ml,平均40ml,无合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全部患者5~7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5天。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肾囊肿手术治疗

  • 标签: 腹腔镜 肾囊肿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面肌肌电图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仔细辨别并处理责任血管,通过实时记录面肌的肌电反应了解减压效果。结果60例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6例单纯性蛛网膜粘连或增厚,6例存在隐匿性责任血管。术后异常肌电图波形完全消失54例,基本消失16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7例,部分消失14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8.6%(71/72)。结论面肌肌电图监测可实时了解减压效果,对面肌痉挛的MVD,尤其是隐匿性责任血管所致面肌痉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肌电图监测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对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手术(MVD)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3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AMR监测与面肌痉挛MVD术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5.3荟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优势比(OR)对中AMR变化程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MR消失组,显著变化组,未消失组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6%,50%,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荟萃分析显示AMR消失组的术后治愈率是AMR未消失组的2.94倍[OR=2.94,95%CI为(2.03~4.27)].结论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中进行AMR监测可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应将AMR作为面肌痉挛MVD中常规电生理监测项目.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异常肌反应监测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去除骨瓣后形成约10~12cm×12~14cm左右减压窗,“T”形或放射状剪开硬脑膜,充分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及中颅窝,对此48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急性脑膨出6例,皮下积液3例,因凝血功能障碍多次出血1例,外伤性癫痫3例。治疗结果(按GOS标准评定)治愈20例,中残6例,重残5例,持续植物状态6例,死亡11例。结论科学合理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充分降低恶性高颅压,减轻脑水肿,可以减少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总结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术后护理涉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活动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下肢静脉炎、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做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的疗效。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干预组(n=40),常规组行常规开颅骨瓣减压,干预组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对比不同式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术后3d颅内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