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的疗效进行深入的剖析.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接收入院的脑外伤患者,共计5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理,把54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27例.其中,研究组行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行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剖析两组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其作出准确的统计.选取“格拉斯哥GOS评分法”,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后,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计10例,对照组共计11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GOS评分,研究组为(8.19±1.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1±0.89)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术前颅内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的颅内压,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相比,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在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更具优势,其不仅能起到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的作用,还能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的目的.关键词GO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脑外伤;半球肿胀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7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外伤性肿胀,又称弥漫性肿胀,是指外伤早期(多在4~14h内)由于脑血管急性扩张、血流量及血容量剧增,引起一侧或双侧组织广泛肿胀,是目前临床上致死的主要原因。我院于2002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急性外伤性肿胀病人14例,对14例急性外伤性肿胀病人施以积极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即观察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术后的病人进行体位的护理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颅内压的监护、脱水治疗同时应每天查病人的电解质、肌酐等,以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以防止发生低钾症状,对术后的病人做好基础护理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外伤性脑肿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肿胀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8例经CT检查证实为急性弥漫性肿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手术组与保守组,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死亡率在手术组与保守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手术不能降低死亡率,而且手术中极易出现恶性膨胀而导致关颅困难,应采取综合性降低颅内压的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脑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急性弥漫肿胀(PADBS)的机制及非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对创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肿胀26例非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GOS评价,8例入院时双瞳散大,入院后72h内死亡,7例病情加重后因家属拒绝手术而死亡,11例保守成功,存活率42.3%,3级重残1例,4级中残1例,5级良好9例。结论对于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肿胀,GCS评分>12分,中线移位<0.3cm,ICP<2.7kPa可早期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或血浆)、激素、呋塞米、巴比妥类药物及依达拉奉等药物综合保守治疗,后期的恢复效果良好,避免手术二次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创伤 急性脑肿胀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肿胀疗效。方法将46例我院收治的外伤后急性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肿胀疗效良好,病死率较常规开颅术明显降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骨瓣开颅术 急性脑肿胀 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所致肿胀(TACS)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5月的54例颅脑损伤所致肿胀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中存活24例,其中轻残和中残16例,重残8例;死亡30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外伤性 脑肿胀 手术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肿胀的大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伴有肿胀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病情恶化患者和同期大脑中动脉闭塞但是无病情恶化患者,比较入院24h内常用监测指标(血糖、血压、GCS评分)、颈部血管彩超、头部DWl、头部CT、脑血管造影(MRA、DSA)。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纳入伴有肿胀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病情恶化33例患者和同期32例大脑中动脉闭塞但是无病情恶化患者,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病情恶化危险因素有4个,分别是:高血糖(OR2.50;P=0.0446),DWI截断值〉145ml(OR6.98;P=0.0213),头部CT示低密度影〉50%MCA供血区且累及基底节、丘脑(OR2.49;P=0.0404),血管造影(MRA、DSA)示受累血管超过MCA(OR22.84;P=0.0119)。结论有肿胀的大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存在4个有关危险因素:高血糖,DWI截断值〉145ml,头部CT示低密度影〉50%MCA供血区且累及基底节、丘脑,血管造影(MRA、DSA)示受累血管超过MCA,并且血管造影(MRA、DSA)示受累血管超过MCA在4个预测病情恶化因素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卒中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梗死恶化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肿胀(PADBS)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05年6月收治PADBS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分级:Ⅴ级5例、Ⅳ级8例、Ⅲ级3例、Ⅱ级2例、Ⅰ级(死亡)12例.结论PADBS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加强脱水、激素、过度换气、巴比妥疗法、全身支持等,如果合并颅内血肿应予以手术治疗.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C T诊断 综合治疗
  • 简介:地球既不透明、也不自己发光,太阳光在一瞬间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这就是目前许多地区高考模拟试题关注的,能充分考查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昼半球

  • 标签: 昼半球 高考 地理 空间思维能力 北半球 夏至日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公布的2006年气象统计报告表明,地球的温暖化倾向北半球甚于南半球。地球的平均气温1961年到1990年间与1997年到2006年间相比,南半球上升了0.27℃,北半球则上升了0.53℃;2006年与1961年到1990年间相比,北半球上升了0.58℃,而南半球只上升了0.26℃。世界气象组织指出,

  • 标签: 气象统计报告 气候变暖 北半球 南半球 平均气温
  • 简介:1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温差早在16世纪就有人认为北半球平均温度要高于南半球,这种观点在20世纪初基本得到了证实[1]。3个现代观测序列给出来的1961—1990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平均温差分别为1.2℃(CRU[2])、1.4℃(NCEP[3])和1.5℃(ERA-40[4])。因此,北半球平均温度高于南半球已经成为一个确凿无疑的气候特征。

  • 标签: 观测序列 北极海冰 温度差异 云反馈 ARCTIC 小冰期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肿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标准大瓣开颅-早期小硬膜切开-硬脑膜袋状缝合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肿胀患者52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随访0.5-1年,按GCS评分法,良好24例,中残6例,重残12例,死亡14例。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早期小硬膜切开-硬脑膜袋状缝合减压术是救治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肿胀的重型颅脑操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肿胀 大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弥漫性肿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弥漫性肿胀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亚低温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治疗半球性病变引起的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并就该手术方法和适应证进了讨论。方法应用新的大脑半球叶离断术,分步骤离断额叶,颞叶和顶忱叶与丘脑、基底节的联系,通过侧肭室额钔和枕角离断胼胝体前后部,只保留中央前后回皮层及其与丘脑、基底节和内囊的联系,治疗一例半球性病变引发的成年难治性癫痫患者。该患者右侧大脑半球广泛病变,但是中央前后回的运动感觉功能存在。结果手术后病人没有任何加重对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癫痫得到有效控制,随访半年EngelⅡ级。结论多叶离断术,可以有效治疗严重的半球病变所致的难治性癞痫。尤其适合那些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存在或尚未转移的难治性癫痫。

  • 标签: 癫痢 手术 大脑半球 多脑叶离断术
  • 简介:急性弥漫性肿胀(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ADBS)指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充血、肿胀造成移位和颅内压增高,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ADBS患者35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患者总数的4.5%.

  • 标签: 颅脑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 合并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