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阻塞性黄疸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阻塞性黄疸患者4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置入,观察患者的腹痛、皮肤及巩膜黄染等症状是否改善.结果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经过顺利,解除和缓解了胆道狭窄,改善了临床症状.术后无胆瘘、胆道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中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及术后对患者严密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阻塞性黄疸 围手术期护理 治疗 经皮肝穿刺 护理措施
  • 简介:血肿穿刺引流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我院采用微创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穿刺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支架置入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病变血管共58支,B型病变49处,C型病变13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4处,共置入支架64只。置入左前降支27只,左回旋支13只,右冠状动脉24只。DeNovo支架置入44只,Suboptimal支架置入15只,Bail-out支架置入3只,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2只。结果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4%。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86.5±7.8)%,术后残余直径狭窄(5.1士10.3)%。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1例在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治疗 老年患者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血管成形术
  • 简介:目的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头颅CT扫描确定血肿部位及出血量,然后根据CT片定位行锥颅穿刺抽吸血肿,抽吸量约为血肿量的60%,若残存血肿量多于50%,则注入尿激酶溶解,最后放置胶管持续引流2-5天。结果采用分组比较,治疗组抢救成功率40%,死亡率60%,两组结果的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CT定位行锥颅颅血肿抽吸引流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较为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CT定位 尿激酶
  • 简介:目的:应用鼻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常规鼻腔填塞无效的鼻腔后部出血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常规鼻腔填塞止血无效的鼻出血患者采取鼻镜下电凝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鼻出血一次止血成功,成功率91%.结论:鼻镜下电凝止血具有迅速、准确、患者痛苦少、鼻腔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鼻出血治疗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鼻内镜 电凝止血术 治疗 鼻腔后部出血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4年以来对48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在"C"型臂x光透视机定位下,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结果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发生.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的方法,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合并有心、脑、肺、肾慢性疾病的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外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胫腓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胫腓粉碎性骨折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一年随访骨性愈合90例(97.8%),37个钉道感染(10.1%),再骨折1例(1.1%).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固定治疗胫腓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易愈合及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是治疗胫腓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愈合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1月,对32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经微创胸导管引流,在局麻下用消毒医用滑石粉行胸膜固定.结果32例均经一次性固定成功,其中2例双侧病变者,相继于不同侧行胸膜固定.常见并发症有胸痛100%(32例)和发热100%(32例),均可经对症处理而缓解.随访6个月至6年,无1例复发.结论微创胸导管引流并胸膜固定是复发性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胸膜固定术 胸导管引流 滑石粉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胸腰段骨折椎弓根固定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失效的原因。方法1996年8月~2004年8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82例,其中18例出现固定失效。研究探讨引起固定失效的因素。结果18例固定失效病例中,同时断钉断棒2例,单纯断钉8例(钉根部),Dick侧块松动5例(二次手术探查证实),椎弓根钉突破终板进入椎间隙3例。断钉节段:胸112例;胸121例;腰14例;腰22例;腰31例。发现固定失效时间在术后2~18个月。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系统失效是一个复杂问题,总体失效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固定物本身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

  • 标签: 胸腰段骨折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内固定失效
  • 简介:背景:自从现代脊柱固定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鲜有详细的关于成人脊柱畸形采用脊柱融合固定术后假关节形成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成人脊柱融合固定术后假关节形成的趋势、危险因素,并应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4评价表对结果进行评分。方法:对同一机构的232例手术治疗成人脊柱畸形的病例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患者平均年龄40.8岁,初次手术150例,翻修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长节段(4个或4个以上椎体)的固定融合,至少有2年以上的随访。临床结果的评估采用脊柱侧凸协会的问卷调查表。结果:40例患者有假关节形成。与假关节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术前患者胸腰椎后凸大于20。(p〈0.0001)、年龄超过55岁(p〈0.001)、融合S,节段(相比融合L5或更近端的节段,p=0.002)、融合多于12个节段(p=0.037)。问卷调查得出的有假关节形成患者的评分平均低于无假关节形成患者的评分(p=0.001)。结论:用长节段的现代脊柱融合固定治疗成人脊柱畸形后,假关节发生率为17%,且临床随访效果不满意。可信水平:预后性研究,Ⅱ级。详细的可信水平描述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假关节形成 内固定术后 脊柱畸形 多节段 成人 脊柱内固定技术
  • 简介:迟发感染是脊柱固定术后晚期并发症之一,随着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逐渐增多.2000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实施37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其中26例术后并发迟发感染.现将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迟发感染 椎弓根螺钉系统 术后 内固定术 并发症 胸腰椎骨折脱位
  • 简介:目的对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失败的可能原因进行归纳分析,拟为DHS的临床应用提出进一步建议。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再移位、固定移位或断裂,考虑与手术有关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从骨折类型、髋螺钉在股骨头的位置、中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骨骼质量等方面分析造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结果在发生骨折不愈合、固定移位断裂、骨折再移位的27例病例中,I型(顺转子间骨折)20例,其中Ⅱ度骨折占7.4%(2/27),Ⅲ度骨折占29.6%(8/27),Ⅳ度骨折占37.0%(10/27);11型(反转子间骨折)7例,占25.9%(7/27);髋螺钉位置不良(尖顶距〉25mm)占59.3%(16/27);复位不满意占59.3%(16/27);骨骼质量差(Singh指数〈4)占44.4%(12/27)。结论病例选择不当、骨折复位不良、髋螺钉的位置不佳、骨骼质量不好等因素均可导致DHS的临床应用失败,术前全面地分析、中精确地操作是保证DHS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失败 原因
  • 简介:我们于1995年开始研制弯曲梅花型髓内针,几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增强固定作用.避免髓内针退出到膝关节腔,减少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骨折愈合后髓内针容易取出等优点.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男104例,女58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年龄38岁.骨非骨横形骨折82例,斜形骨折52例,多段粉碎性骨折28例.本组均获随访,骨折愈合取出固定时,取针容易,无1例髓内针退出到关节腔,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临床应用 固定治疗 尾弯曲
  • 简介:1986年Gagner报告了首例镜甲状旁腺切除,系颈部充气建立操作空间,用特制的微小器械完成手术操作.镜甲状旁腺切除的开展标志着镜颈部手术时代的开始,继而出现了经胸壁或腋窝入路,以及经颈前或锁骨下小切口入路镜辅助甲状腺切除.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endoscopicassistedthyroidectomy,EAT)或微创电视辅助的甲状腺切除(minimallyinvasivevideoassistedthyroidectomy,MIVAT)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Miccoli于1988年报道的,其基本式是经颈部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切除.2002年在国内我们较早开展了Miccoli手术.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 全身麻醉 手术技术
  • 简介: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梗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引起右上腹痛、黄疸、畏寒发热等胆道感染的症状,其治疗方法既往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自从开展经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为胆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是由ERCP的临床应用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胆道疾病,乳头肌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新技术.我院近一年来开展了EST治疗胆总管梗阻,胆管结石,乳头狭窄的病人共23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胆道疾病 内镜下 乳头肌 切开术 胆总管梗阻
  • 简介:自1978年Backlund等首次报道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清除颅血肿之后,此项技术进一步得到了改进和应用,早期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外伤性颅血肿1356例,采用微创穿刺治疗68例,临床观察微创穿刺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微创穿刺术 临床分析 治疗 立体定向技术 2003年
  • 简介: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关键是解除胆道梗阻[1],其方法有手术引流、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PTCD)、镜下胆汁引流,其中镜下鼻-胆引流(ENBD)是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的方法.我院从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应用ENBD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31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鼻 引流术治疗 治疗重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39例环行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外剥扎+括约肌切断)76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63例。对其术后疼痛、大出血、肛门失禁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39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残留皮赘、肛门狭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肛门外形美观,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括约肌切断术 临床观察 外剥内扎
  • 简介:目的介绍胰管空肠T管架桥引流的方法,并评估其对晚期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推广胰管空肠T管架桥引流。方法对25例晚期壶腹周围癌患者采用胰管空肠T管架桥引流治疗。结果手术后胰高压腹痛都能缓解或减轻,消化道症状改善。结论本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晚期壶腹周围癌的姑息性治疗,还可作为重病患者根治前的第一期手术。

  • 标签: 治疗 胰高压 引流 壶腹周围肿瘤 T管
  • 简介:血肿微创清除是一种使用YL-Ⅰ型一次性颅血肿粉碎穿刺针,应用正压连续冲洗液化引流的方法,并应用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颅血肿进行粉碎液化,快速消除血肿,缓解颅压力,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中病人只受到一次穿刺的损伤,而且创伤很小,可保持颅压平稳,故可明显降低死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总结我院内科2003年8月-2004年12月行微创清除46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现将其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病人 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护理 治疗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