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道优化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1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气道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气道优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气道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机械臂辅助穿刺手术导航的规避奇异点的运动规划方法,设计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方法根据临床医生的实际操作与需求,设计安装在UR3机械臂末端的穿刺针套筒,对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分析及仿真验证。编写用于求解机械臂末端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时运动位姿的计算程序及通过小角度旋转规避奇异点的运动规划程序。结果随机选取6组关节角度,对比由程序计算得到的理论坐标值与实际坐标的结果。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较小,证明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对随机的3组初始位姿进行模拟,通过程序得到最佳位姿,并将其传输到机械臂的控制系统中,控制机械臂运动。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穿刺针可到达靶点,且使固定中心轴小角度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规避奇异点。结论基于末端姿态旋转的奇异点规避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初始目标姿态运动规划失败,对机械臂在穿刺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本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110例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研究期间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失访1例,配合完成研究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男24例,女30例,年龄(60.03±7.5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59.36±8.3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抗凝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抗凝认知水平良好率为64.81%(35/54),高于对照组23.08%(1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12±1.41)分,高于对照组(4.37±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P<0.00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出血发生率为9.26%(5/54),低于对照组30.76%(16/52),INR达标率为79.18%(194/245),高于对照组59.23%(9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增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华法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住院治疗的487例成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487例中,259例为绞窄性小肠梗阻(绞窄组),228例为非绞窄性小肠梗阻(单纯组)。绞窄组均经术中探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单纯组中16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而确诊,61例经术中探查确诊。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与体征(性别、年龄、腹痛、呕吐、压痛、反跳痛、肌卫等16项指标),CT检查常见征象(移行带、肠襻扩张征、肠壁密度增高征等15项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等16项指标)共47项观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方程对47项指标进行分析,对导致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两组47项术前指标比较,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共15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分别是性别(χ²=4.35,OR=0.67)、反跳痛(χ²=170.98,OR=45.12)、肌卫(χ²=113.79,OR=29.3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3分(χ²=12.94,OR=51.5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5×109/L(t=6.19,OR=1.14)、血乳酸脱氢酶≥245 U/L(t=2.37,OR=1.00)、C反应蛋白≥8 mg/L(t=2.23,OR=1.01)、白蛋白水平≤40 g/L(t=2.04,OR=0.97)、肠系膜积液征(χ²=49.44,OR=5.40)、肠壁密度增高征(χ²=222.78,OR=62.66)、肠壁增厚征(χ²=43.81,OR=3.49)、腹水征(χ²=237.29,OR=43.01)、鸟嘴征(χ²=231.50,OR=56.62)、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征(χ²=242.65,OR=34.90)、缆绳征(χ²=224.79,OR=53.48)。对此15项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肠系膜积液征(OR=12.94)、肌卫(OR=7.28)、腹水征(OR=6.42)、肠壁密度增高征(OR=4.30)、肠壁增厚征(OR=1.8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5×109/L(OR=1.14)共6项指标为发生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1),而男性(OR=0.50)则为保护因素。487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中具有6个相关危险因素≤3个者260例,发生绞窄性小肠梗阻59例(22.69%);具有≥4个相关危险因素者227例,发生绞窄性小肠梗阻200例(88.11%)。结论对于成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患者女性、腹水征、肌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及CT影像呈现肠系膜积液征、肠壁密度增高征、肠壁增厚征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大。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从有效性和安全性2个方面评价不同体位干预方式对于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体位干预措施对于成人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的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采用StataSE 15统计软件和Addis1.16.6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31项RCT,涉及俯卧位、半卧位、侧卧位、平卧位和端坐位5种体位,共3 738例患者。俯卧位与半卧位、半卧位与平卧位相比能降低患者28 d全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与半卧位、平卧位相比能减少患者入住ICU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与平卧位相比能提高患者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任意2种体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结局指标网状Meta概率排序显示,俯卧位和侧卧位较优,平卧位和半卧位优势不明显。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俯卧位和侧卧位干预措施对治疗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更为有效和安全,是几种体位中较优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患者在ICU机械通气期间的沟通障碍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ICU采用机械通气的心脏术后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外科ICU气管插管患者沟通需求问卷、沟通障碍量表和负性情绪子量表。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4%。结果200例心脏术后患者在ICU机械通气期间沟通障碍总分为(19.35±9.3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文化程度、是否使用镇静药物、负性情绪和爱与归属感需求是影响心脏术后患者在ICU机械通气期间沟通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3.9%。结论ICU护士应该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使用镇静药物、爱与归属感需求高、负性情绪较高者进行沟通支持,提供沟通工具,创造沟通环境,提高医患沟通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住院治疗的487例成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487例中,259例为绞窄性小肠梗阻(绞窄组),228例为非绞窄性小肠梗阻(单纯组)。绞窄组均经术中探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单纯组中16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而确诊,61例经术中探查确诊。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与体征(性别、年龄、腹痛、呕吐、压痛、反跳痛、肌卫等16项指标),CT检查常见征象(移行带、肠襻扩张征、肠壁密度增高征等15项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等16项指标)共47项观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方程对47项指标进行分析,对导致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两组47项术前指标比较,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共15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分别是性别(χ²=4.35,OR=0.67)、反跳痛(χ²=170.98,OR=45.12)、肌卫(χ²=113.79,OR=29.3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3分(χ²=12.94,OR=51.5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5×109/L(t=6.19,OR=1.14)、血乳酸脱氢酶≥245 U/L(t=2.37,OR=1.00)、C反应蛋白≥8 mg/L(t=2.23,OR=1.01)、白蛋白水平≤40 g/L(t=2.04,OR=0.97)、肠系膜积液征(χ²=49.44,OR=5.40)、肠壁密度增高征(χ²=222.78,OR=62.66)、肠壁增厚征(χ²=43.81,OR=3.49)、腹水征(χ²=237.29,OR=43.01)、鸟嘴征(χ²=231.50,OR=56.62)、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征(χ²=242.65,OR=34.90)、缆绳征(χ²=224.79,OR=53.48)。对此15项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肠系膜积液征(OR=12.94)、肌卫(OR=7.28)、腹水征(OR=6.42)、肠壁密度增高征(OR=4.30)、肠壁增厚征(OR=1.8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5×109/L(OR=1.14)共6项指标为发生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1),而男性(OR=0.50)则为保护因素。487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中具有6个相关危险因素≤3个者260例,发生绞窄性小肠梗阻59例(22.69%);具有≥4个相关危险因素者227例,发生绞窄性小肠梗阻200例(88.11%)。结论对于成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患者女性、腹水征、肌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及CT影像呈现肠系膜积液征、肠壁密度增高征、肠壁增厚征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治疗儿童慢性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的11例慢性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生长发育情况、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及预后。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为26 d~13岁,开始家庭机械通气的年龄为3个月~13岁。8例原发病为神经肌肉疾病,3例为呼吸道疾病。11例患儿医院内机械通气时间最短者2周,最长者8个月。6例机械通气的方式为气管造口+有创通气,5例为鼻/面罩+无创通气,11例患儿均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家庭机械通气时间为3~27个月。随访至2020年3月31日,11例患儿耐受性可、生命质量提高、营养状况改善、安全性可;1例随访9个月后失访,1例因住院检查继发重症腺病毒肺炎死亡以外,其余9例均存活,其中4例已停用呼吸机治疗,4例曾因肺炎再次入院治疗1~2次,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与使用家庭呼吸机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儿童家庭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性良好,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儿来说是一种可探索的长期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治疗儿童慢性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的11例慢性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生长发育情况、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及预后。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为26 d~13岁,开始家庭机械通气的年龄为3个月~13岁。8例原发病为神经肌肉疾病,3例为呼吸道疾病。11例患儿医院内机械通气时间最短者2周,最长者8个月。6例机械通气的方式为气管造口+有创通气,5例为鼻/面罩+无创通气,11例患儿均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家庭机械通气时间为3~27个月。随访至2020年3月31日,11例患儿耐受性可、生命质量提高、营养状况改善、安全性可;1例随访9个月后失访,1例因住院检查继发重症腺病毒肺炎死亡以外,其余9例均存活,其中4例已停用呼吸机治疗,4例曾因肺炎再次入院治疗1~2次,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与使用家庭呼吸机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儿童家庭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性良好,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儿来说是一种可探索的长期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