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检验的40份免疫检验血样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质量控制,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检验没有予以质量控制的40份免疫检验血样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样SAg、SAb、eAg、eAb、cAb、hiv指标变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讨论,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教学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248例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ELLSA法进行检验,实验组患者给予免疫质量控制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免疫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甲胎蛋白、胰岛素抗体、癌胚抗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果变异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免疫检验中采用免疫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提升免疫检测项目的变异指数,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检验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送检时间下、不同存储时间下血常规结果。结果:4h内送检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24h内送检(P<0.05);4h内送检者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均低于24h内送检(P<0.05)。末梢采血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静脉采血(P<0.05),末梢采血的血小板计数低于静脉采血(P<0.05)。结论:不同送检时间以及不同存储时间均会影响血常规结果,应监督、监测检测质量,避免外界影响。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方法:选取 2017年 02月~ 2019年 0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常规体检者 80名作为观察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凝血检验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压脉带使用 3min时入组体检者的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压脉带使用即可时点低。压脉带使用 3min时点,体检者红细胞、血红细胞指标水平较压脉带使用即刻时点高 ;白细胞、血小板指标水平较压脉带使用即刻点低。经离心处理放置 2h,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并不显著,经离心处理方式 4h,对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凝血检验以及血常规分析可获取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重视血液检验样本变异控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方法:选取 2017年 02月~ 2019年 0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常规体检者 80名作为观察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凝血检验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压脉带使用 3min时入组体检者的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压脉带使用即可时点低。压脉带使用 3min时点,体检者红细胞、血红细胞指标水平较压脉带使用即刻时点高 ;白细胞、血小板指标水平较压脉带使用即刻点低。经离心处理放置 2h,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并不显著,经离心处理方式 4h,对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凝血检验以及血常规分析可获取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重视血液检验样本变异控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凝血检验 ;血常规 ;影响因素 ;控制变异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agulation test and blood routine analysis and the method of controlling variation.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7 to June 2019, 80 people who received routin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coagulation test and blood routine test. Results: the activation time, prothrombin time and prothrombin time of the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when the pulse compression band was used for 3 minutes. At the time point of 3min, the indexes of red blood cell and blood red blood cell were higher and the indexes of white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were lower. After centrifugation for 2 hou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thrombin time, thrombin time and fibrinogen level. Conclusion: blood coagulation test and blood routine analysis can obtain more accurate test resul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variation control results of blood test samples for clinical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