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细节护理服务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11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6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细节护理服务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定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睡眠不良患者占81.58%。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正常人常模比,各维度因子分及PSQI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内、外科住院患者比较,PSQI总分高,并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4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内、外科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并从影响因子入手,实行综合的治疗护理方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后患者疼痛的改善和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88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66.5±4.3)。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68.2±3.7)。实验组和对照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存在一定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后疼痛的缓解情况和对并发症的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参与本次研究之前,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和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的术后疼痛的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之前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参与本次研究之后,实施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在术后疼痛的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面优于实施传统护理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后在术后疼痛得到较好的缓解,且大部分患者在优质护理后更好地控制了系列术后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时间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之间。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I检查,最后评价梗死部位、质量和百分比,并总结左室功能参数。结果经检查后可知,3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5例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2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前、后壁,1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百分比均值为(9.36±6.78)%,梗死质量均值为(11.20±8.48)g。另外,非透壁心肌梗死患者有30例,透壁心肌梗死患者为20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心脏MRI检查可将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予以判断,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杂音儿童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对抽取的心脏杂音儿童全部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心脏杂音儿童的临床检查效果与特征。结果心脏杂音儿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诊断,结果显示正常、膜周室缺、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单心房、动脉导管未闭分别为21、25、9、5、2、6;30.00%的儿童患者有2级杂音,15.00%的患者存在2-3级杂音,且11.50%的儿童存在3~4级杂音,43.50%的儿童存在4级以上杂音。且在2级杂音中,患病的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分别占1.50%、0.50%,大部分为正常儿童。结论心脏杂音患儿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可以明确其病情进展并确定杂音程度与病情的关系,值得应用和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心脏支架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好,通过护理干预可以让大部分患者恢复健康,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结论通过数据对比可看出护理干预比实施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