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保护对老年全身麻醉开腹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棉被覆盖保温方式;实验组在常规保温方式基础上给予电子加温仪加温静脉输入液体(37℃)。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2h、麻醉后2h、术后24h腋温;并检测患者个时间点的C-反应蛋白;观测患者术后患者发生寒颤和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且寒战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老年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接受输液加温后,可使患者温度波动幅度减小,术后寒战和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简介:目的探讨氟保护漆Duraphat对前牙初期龋损白垩色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并分析120例患者146个前牙唇侧白垩斑病损,分为三组:A组(涂氟保护漆Duraphat+口腔健康教育组,n=52),B组(口腔健康教育组,n=47)和C组(对照组,n=47)。由同一位已经过培训的医生采用牙周探针对白垩斑的直径及龋活动性进行评估,同时对研究对象的口腔卫生采用改良菌斑指数进行评估。结果A组在接受2年的涂氟治疗后其白垩斑直径明显缩小,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P〈0.001),初期龋损白垩色斑块活动性龋的比例明显下降(χ^2=42.5,P〈0.001)。结论氟保护漆Duraphat能有效治疗光滑面的初期龋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显像对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的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悸梗塞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5例为假性正常组,另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除外心脏疾病患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均行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彩色显像技术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假性正常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流传播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峰减速时间、E/A值及E、A峰值流速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多普勒组织显像能有效鉴别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对左室舒张功能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应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临床确诊的IGT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47例,予以锻炼,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在上述锻炼、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250mg每日3次,持续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较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体重指数(BMI)血脂(TC、LDL-C)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俗称"运动衣,Jersey"损伤,常伴有肌腱止点处的撕脱骨折,是一种少见的损伤。国外报道较多,国内也偶见报道[1-2]。Leddy等[3]早在1977年就根据损伤后肌腱所在的位置,将此种损伤分为3种类型,I型:撕脱的肌腱回缩到手掌部,肌腱长短腱纽均断裂。II型:肌腱回缩到近端指间关节,短腱纽断裂,长腱纽完整,肌腱断端常带有小片撕脱骨折。III型:指屈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骨折片较大,常累及关节面,短腱纽完整,骨折片移位到远端指间关节。1981年,Smith[4]对此分型做了新的补充,也就是IV型,即: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同时肌腱又从骨折片上撕脱,并向近端回缩。2001年,Al-Qattan[5]报道了4例不同于前几型的损伤,即:屈指深肌腱止点撕脱骨折同时合并末节基底的骨折,他称之为V型损伤,并根据撕脱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分为Va和Vb不同类型。2002年,潘勇卫等[1]报道的14例屈指深肌腱撕脱性损伤中有4例是此种类型的损伤。2012年10月29日,我们收治2例非运动性损伤的V型屈指深肌腱撕脱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位蹄形肛瘘患者26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瘘管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改道挂线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对肛门功能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为(33.7±3.9)天,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为(26.3±1.2)天;对照组患者肛门功能情况评分为(82.1±3.6)分,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情况评分为(94.7±4.8)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改道挂线术在高位蹄形肛瘘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实现一次性治愈的目标,减少了手术给患者造成的伤害,保护了肛门的正常功能,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意义,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一次性针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与小针刀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方法设置两组进行实验,观察组(一次性针头组)和对照组(小针刀组),并临床收集了301例病患,实验采用安全随机的方法,观察组146例,对照组155例,分别进行治疗手术,1个月后回访观察,对照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后观测指标,统计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结果小针刀实行手术与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实行手术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一次性针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与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等效。结论一次性针头可以替代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