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所能产生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接收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再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梗塞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还要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情况恢复要比对照组好且有显著差异(P < 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1%远远低于观察组的100%,差异明显。结论:对偏瘫的脑梗塞患者采用肢体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肌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穴推拿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 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例,对照组接受中医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接受经穴推拿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FAM上肢功能、 FAM下肢功能、 Barthel和 SS-QOL评分比价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FAM上肢功能、 FAM下肢功能、 Barthel和 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经穴推拿能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能够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下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并发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偏瘫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院外随访,观察组采用IMB模型指导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为(6.26±0.84)分,低于对照组的(7.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0,P<0.001);观察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为(45.78±9.33)分,高于对照组的(39.08±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6,P=0.001);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分别为(59.68±11.22)分、(72.38±7.46)分,对照组分别为(52.23±11.35)分、(64.38±7.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5、4.994,均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下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增强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将早期康复治疗干预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我院患者为例,研究的开展时间在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共选取患者 100 例,均为脑梗死偏瘫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为,一组给 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干预,为试验组, 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和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试验组患者的抑郁严重指数低于对照组,而在一般自我效能、运动自我效能方面的评分则均显著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 P<0.50 ) , 有意义。 结论: 将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应用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其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6-2019 年 6 月收治的 9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配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 45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强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FAM 评分 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 FAM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 FAM 评分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 FAM 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强化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护理满意度较高,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为了研究和分析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中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护理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了在 2018年 3月份开始一直到十二个月之后的同一个月份下这一时间范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偏瘫脑梗塞患者共计 46人作为此次医学观察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根据其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平均的分组,一组分配 23人,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内分配患者 23人,给予组内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内分配患者 23人,给予组内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观察、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之后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此次医学观察得出,对照组内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为百分之六十点八六,观察组内患者的护理有效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点九五,说明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观察组内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接受单一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观察组内 KP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的 KPS评分高,说明观察组内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给予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期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机体功能,拥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一护理措施有效,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hemiplegic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30例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 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较优( P < 0.05 )。 结论:在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 治疗时,应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治疗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住院期,探究运用早期康复训练收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于哈尔滨某院(以下简称某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脑卒中偏瘫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早期康复训练。干预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这两项评分上也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QOLI评分、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GQOLI评分、KPS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观察实施成效。方法 选取100位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根据实验安排,将100位研究对象平均分为2组,之后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方案,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病人多方面的表现进行评比。结果 从生活质量的角度对二者表现进行评判,实验组所得数据远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情况更为理想。结论 对身患脑卒中偏瘫疾病的病人采取康复护理手段,效果令人满意,不仅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有所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中分析起搏器的功能状态。方法选择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0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做动态心电图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圳博英IS9001型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携带式记录盒,记录起搏器患者24 h心律、心率情况。先采用常规模块分析法分析45例起搏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同样的病例再采用散点图分析法分析。结果常规模块分析发现低限频率次数[(40.83±20.22)次]、滞后频率次数[(1.74±0.96)次]、频率应答次数[(23.53±11.73)次]、起搏器异常状态次数[(0.37±0.16)次]。散点图分析发现低限频率次数[(367.45±94.36)次]、滞后频率次数[(54.21±23.85)次]、频率应答次数[(168.47±71.84)次]、起搏器异常状态次数[(1.74±0.4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33、-2.867、-3.147、-1.201,均P<0.05)。结论散点图分析法分析起搏器的功能状态准确、有效,可以为临床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提供各项切实、有效的数据,并能发现各种起搏器的异常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创铭道免疫细胞状态全面评估体系(MICA)和铭道免疫状态量化评分标准(MISS)用于评估肝移植受者免疫状态以指导免疫抑制剂调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手术或随访的89例肝移植受者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8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的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以正常健康人MISS评分理论值为0建立评分系统,根据MICA赋予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权重和比率,并计算生成MISS评分,同时收集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此评分标准,健康对照组MISS评分均值为-0.73±4.02,基本呈正态分布。肝移植受者术前MISS评分为-1.21±7.42,术后1个月为-8.95±8.05,术后3个月为-4.50±7.80,术后3~12个月为-4.18±7.83,术后12个月以上达到-2.00±5.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稳定受者的MISS评分-14.36±5.23 ,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MISS评分为-1.03±4.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受者的免疫评分与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MICA分析和MISS评分能反映受者的免疫状态,可结合免疫抑制剂浓度以及移植肝功能检查结果综合指导临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膀胱痉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于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8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86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 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膀胱冲洗时长、尿管留置天数与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 9.30%,和对照组的 27.91%相比较低( P<00.05);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长、尿管留置天数与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少(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7.67%,比对照组的 76.74%更高( 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应用护优质理干预,可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缩短膀胱冲洗、置管留置的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BTXA)注射次数不同对偏侧面肌痉挛(HFS)对患者脑干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1-12月为时间节点,选取HFS患者50例,均采用BTXA注射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首次治疗,27例)与B组(重复治疗,23例),开展电生理检测,评定对脑干、神经功能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药物注射后的患侧瞬目反射波幅R1、R2、R2'及CMA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HFS患者,采用BTXA重复注射治疗,较小影响其脑干和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